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官員暢談熱門話題 
*
2006年3月6日
自強不息  掌握內地機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
馬時亨

     在內地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香港作為中國的部分,可作出多方面的貢獻,同時又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達致「互惠共贏」。

  

     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為兩地帶來很多機遇。過去20年,香港一直是內地外來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地。到了今天,香港不但為內地帶來直接投資,也是內地資金融通的國際平台。

 

     在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第1家內地企業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揭開了香港股票市場大規模為內地企業融資的序幕。

 

內企股票佔交投量近半

 

     13年來,已超過330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集資額超過10,970億元,佔整個市場股本融資額51%。

 

     內地企業大規模在港上市為香港股票市場帶來龐大的發展動力:

 

•增加市場的規模。港股總市值由1993年的30,000億元增至現時超過90,000億元,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的6倍,而內地企業市值佔整個市場的總值接近4成。

 

•增加市場的廣度。上市公司的類別由以往側重地產、金融等行業擴闊到基建、食品、醫藥等其他界別的企業,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

 

•增加市場的深度。香港股票市場加入了內地企業,交投量不斷增加,成交量由1993年全年的12,000億元增至2005年的45,000億元,升幅2.7倍。在2005年,來自內地企業證券的交投量,佔整個市場46%。

 

市場力量推動企業管治

 

     對內地企業而言,來港上市不但可籌集資金,更可透過市場力量,更有效地推動企業化進程和完善企業管治,為企業打好基礎,走進國際市場。內地企業因為上市而優化企業管治,令企業的競爭力有所提升。

 

     除了股票市場,我留意到愈來愈多內地企業利用香港的債券市場融資。事實上,香港在發展債券市場方面擁有很多基本優勢,也有充裕的流動資金支持債券市場的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2、3年推動和落實多項措施,如稅項減免和簡化發債程序等,為債券市場營造有利環境。特區政府發行的長年期債券,也為香港債券市場的長年期港元債券建立收益基準。

 

     政府發債的成功,吸引更多公營機構和企業發債。海外機構在香港的債券市場集資也顯著增加。

 

     自1997年以來,由海外借款機構發行的未償還港元債券增加了接近7倍,由1997年的360億元增加至2005年的2,700多億元,顯示香港的債券市場日趨全球化。

 

將成主要房產信託市場

 

     截至2006年2月中,已有超過20家內地企業在香港發債並將債券在港交所掛牌,籌集超過650億元的資金,其中接近6成是在最近年半內集資的;顯示我們推動債市的措施,為市場發展加添了動力。

 

     我們在過去1年,積極開拓新的融資渠道,例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香港房產信託基金的歷史雖短,但發展速度非常快。我預計未來本港房產信託基金發展將加速,相信1、2年內,可望成為亞洲區主要房產信託基金市場之一。

 

     香港除了提供融資平台,也是個可供內地資金「走出去」的全球投資平台。

 

     香港是亞太區主要的資產管理中心,擁有眾多國際資產管理的人才,又有多元化不同風險的投資產品,單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就超過1,900個。

 

     2004年香港資產管理業涉及資產總值高達36,000億元。內地儲蓄率高,有相當龐大的資金可引到海外投資,以分散風險和爭取更好的回報。香港正好為內地提供理想的國際投資平台。

 

內地資金轉移海外趨增

 

     我們已見到內地開始採取措施,逐步容許內地資金,包括保險公司和社保基金到境外投資。我們預計愈來愈多內地資金轉移到海外投資。

 

     實施了兩年的《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讓香港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專業人士早�先機,進入內地市場,大大拓闊香港業界人士的發展空間。

 

     香港銀行界的另一個機遇,是香港在2004年初成為內地以外首個可以開辦人民幣業務的地區。

 

     在2005年年底,在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已達226億元人民幣,開設的人民幣賬戶已超過42萬個。現在差不多所有在香港經營零售業務的銀行(即38家)均有開辦人民幣業務。

 

人民幣結算系統已啟動

 

     最近,本港的人民幣業務更進一步擴大。其中,擴大「指定商戶」的行業範圍、提高人民幣現鈔兌換和匯款的限額以及取消人民幣卡最高授信限額等3項措施已於2005年12月落實。

 

     全新人民幣結算系統由今天開始啟動,香港居民可以在廣東省使用人民幣支票。

 

     在80年代,內地與香港有最密切經濟關係的,是在地理上最接近香港的廣東省。不少香港廠商利用內地的成本優勢,大規模在廣東省設廠。

 

     時至今日,我們的經濟合作變得更為多元化,而合作的腹地也擴展至其他地區,包括泛珠三角區域。

 

在現有基礎上精益求精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完善的金融基建和獲國際認同的監管制度,可為泛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提供優厚的條件。

 

     我深信,只要我們能不斷鞏固自己實力和維持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信心,香港定可穩守中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們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精益求精,特別是在完善監管制度和推廣方面的工作。

 

     在完善監管制度方面,我們正籌備落實《巴塞爾資本協定二》,加強銀行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和穩定性。

 

     在提升市場質素方面,我們已向立法會提交《財務匯報局條例草案》,當立法會完成審議並通過這草案後,我們便可隨即展開成立財務匯報局的工作,這將有助加強對上市公司核數師的監管和提升企業的財務匯報質素。

 

年內加強規管上市公司

 

     我們計劃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草案賦予主要上市要求法定地位,以加強對上市公司的規管。

 

     在推廣方面的工作,我們會繼續向內地推介香港的金融服務,而我更會重點加強在泛珠三角區域的推廣工作。

 

     例如,本月23日,香港舉辦「泛珠三角區域金融服務論壇」,向泛珠區域推介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和投資平台的優勢。

 

     展望將來,我相信香港證券市場未來的增長主要動力仍是來自內地。事實上,香港證券市場交投活躍,是持續吸引內地企業上市的因素之一。

 

     隨�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有愈來愈多的大型企業都陸續計劃進行上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內地企業進行國際融資的過程中,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隨�更多內地企業在港尋求集資機會,我們有理由相信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債券集資將愈來愈普遍。

 

研人民幣支付跨境貿易

 

     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特區政府繼續與內地有關部門,積極研究以人民幣支付兩地跨境貿易和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等項目。

 

     去年年底新增的人民幣業務將繼續促進兩地經濟融合和方便兩地居民往來消費。擴大的業務更將有助把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幣回流到內地。

 

     至於資產管理方面,引入內地資金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新機會。據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較早前表示,今年外匯管理的重點工作,是拓闊資本流出渠道,引導境內機構和個人的外匯資金直接或間接進入境外資本市場。

 

     這政策方針不僅可配合國家發展的需要,也同時為香港金融服務業帶來更多機遇。 

 

     內地經濟高速增長,香港金融市場在這方面可作出配合,為國家持續發展出一點力。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自強不息,繼續致力增強我們在金融基建、監管制度、人才以致整體營商環境的多方面優勢,並密切留意內地在經濟、金融政策和其他相關範疇的最新發展,以確保我們能夠好好掌握內地進一步開放改革和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以上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3月6日出席「龍騰飛躍:香港經濟脈搏及發展策略研討會」論壇「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之道」致辭全文。)
 


返回頁頂
* *
泛珠三角合作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評論: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