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在每周發表的<署長隨筆>中表示,政府調整綜援金額的出發點,是要為不能自助的人士,建立穩妥和在財政上可持續的安全網,並同時能顧及每項政策對社會的影響。
林鄭月娥指出,社會福利經常開支由10年前的89億元,增至下一年度的328億元,佔政府整體經常開支的比率,由9%升至15.8%,足證政府對建設關懷社會的承擔。
她說,每次調動資源,都必須顧及對服務受眾的影響、非政府福利機構的反應和員工的感受。
鑑於香港目前的經濟情況,公共資源明顯不足以應付福利服務以過往的速度和模式發展。
維持公平公義
林鄭月娥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有限的資源,投放到最有需要的地方,維持公平而又公義的處理方法,並取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社署在社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過去兩年更新了福利津助的模式,並開放福利服務市場,引入競爭,也推行了一系列服務改革,以綜合模式重整不同的服務範疇。
社署也努力打破不同服務的框框,提高生產力,以有限資源應付不斷增加的福利需要,同時積極建立跨界別和跨專業的合作,務求透過彼此的專長為受助人提供更佳的服務。
回應市民期望
林鄭月娥指出,在2003 - 04年度,福利經常公共開支達328億元,實質增長7.5%,是各政策組別之冠;而下一年度的社會福利經常開支,佔政府整體經常開支的15.8%,足證政府對建設關懷社會的承擔。
她說,社署將努力不懈,做好福利工作,回應市民的期望。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