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面貌:位於花園道的美利大廈,將公開招標,改裝作酒店用途。 |
|
政府致力保育中環,以尊重中區的歷史為大前提,在環保、優質空間和有限的商業中心用地之間求取平衡。
計劃包括大幅降低中環碼頭用地的發展密度,中環街市交由市區重建局全面保育和活化,以及把花園道美利大廈改裝成酒店。
行政長官曾蔭權今天(10月14日)在立法會宣讀《2009 - 10年施政報告》時指出,經全盤審視中環的未來發展後,以嶄新概念提出活化項目,為中環增添新的色彩。
他指出,整個保育中環的構想,以尊重中區的歷史為大前提,在市民日益關心的環保、優質空間和有限的商業中心用地之間求取平衡。
中環街市變城市綠洲
中環碼頭用地的發展密度會大幅降低,為市民大眾開拓集消閒、休憩、文化於一地的臨海公共空間。中環街市則剔出勾地表,交由市區重建局全面保育和活化,成為「城市綠洲」。
他建議保留具歷史及建築價值的中區政府合署中座和東座,目前在該處辦公的決策局遷往添馬艦新總部後,現址會轉作律政司的辦公室。
文物價值不高的西座將拆卸重建,作商業用途,當局將確保由下亞厘畢道經炮台里通往商業區的低密度用地,能讓公眾人士享用。花園道美利大廈的建築富特色且位置極佳,故將公開招標,改裝作酒店用途。
保育終院持開放態度
在未來數月會邀請有興趣的團體或企業,提交在荷里活道兩座前警察宿舍營辦創意產業的建議書。
中區警署群活化項目的優化設計接近完成,短期內會聯同賽馬會公布和落實修訂方案。
當立法會遷往添馬艦新辦公地點後,終審法院將遷入現時的立法會大樓。當局對保育終審法院現址,即已列為古蹟的法國傳道會大樓會如何保育,持開放態度,聽取各方意見才作決定。
曾蔭權透露,香港聖公會正積極構思以兼顧保育和發展的概念,活化位於下亞厘畢道的建築群。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