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將透過 「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選取7棟歷史建築,讓非政府機構以非牟利方式進行活化,並資助首兩年營運費用。林鄭月娥透露,正考慮將灣仔藍屋、及深井龍圃大宅列入計劃之內。
林鄭月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位於灣仔石水渠街的1級歷史建築物「藍屋」,現時為市建局負責的項目;而深井的2級歷史建築物龍圃,則屬1私人家族擁有。她續指,會建議該私人家族,成立非牟利基金,營運活化龍圃。
為平衡發展與保育,政府預留10億元,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非政府機構可申請1次過沒有上限的撥款,活化歷史建築物。政府將補貼首兩年的營運赤字,第3年起機構須自負盈虧。計劃現正進行公眾諮詢,可望於明年初正式接受申請。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以7幢歷史建築作為先導計劃,包括舊大埔警署、雷生春、北九龍裁判法院等,改變成青年旅舍、展覽中心、中藥零售店、精品酒店等。
她重申,政府對財政支援是否足夠、以及選取那7幢歷史建築,均持開放態度,歡迎市民發表意見。
另外,林鄭月娥期望,能夠在未來5年,完成施政報告提出10大基建設施的初步諮詢,並落實分區計劃大綱圖。她提到,啟德規劃的公眾諮詢期長達兩年,期間政府舉行了50-60個公聽會,現得出的分區大綱圖,爭議性不大;政府將繼續參考啟德的做法,盡早解決社會各界對工程上的分歧。
政府預計未來20年的人口增長,將較前20年少,林鄭月娥強調,香港的遠景規劃將循優質角度發展,不需大興土木。擬在新界西北發展的新市鎮,包括洪水橋、古洞北,規模只會是現時新市鎮的兩成半。屆時政府會彈性批建設施,不會只考慮人口比例。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