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沙田和青衣的8號幹線,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預計2007 - 08年分段通車。
路政署總工程師許志豪認為,8號幹線的難度和技術要求,媲美機場核心計劃的道路網,而其昂船洲大橋,不但可望成為世界上跨度最長的斜拉橋,也是全球首次採用「不�鋼 --- 混凝土」的橋塔。
許志豪預期,大橋可在2008年首季「合龍」。
|
把港大橋:昂船洲大橋東橋塔的樁帽(左圖),至10月5日已鋪設了鋼筋和混凝土。大橋建成後,橫跨藍巴勒海峽(中圖),令大橋富現代感。 |
|
滿足交通運輸需要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指出,為滿足市民對本地交通運輸的需求,將陸續完成多項大型基建項目;現正施工的8號幹線,便是其中之一。
8號幹線全長13.6公里,由沙田經長沙灣伸延至青衣,工程涉及興建3條長1 - 2.1公里的行車隧道,以及主跨長1,018米、橫跨藍巴勒海峽的斜拉橋。
許志豪向《政府新聞網》表示,若以道路長度而言,8號幹線雖然只是當年機場核心計劃道路網的4成,但兩項工程的難度和技術要求,卻不相伯仲。
許志豪說:「8號幹線包括昂船洲大橋、南灣隧道、尖山隧道和沙田嶺隧道;機場核心計劃的道路網包括青嶼幹線、長青隧道和西區海底隧道;故以技術層面而言,兩者是不相伯仲的。若以規模而言,機場核心計劃的道路網當然較龐大。
圓錐橋塔全港最高
「在斜拉橋的建造方面,若拿昂船洲大橋跟汲水門橋和汀九橋比較,昂船洲大橋難度較高;這是因為昂船洲大橋的橋跨達1,018米,汀九橋和汲水門橋的跨度,則只有400多米。
「由於橋塔的高度與大橋的跨度是按比例的,因此,昂船洲大橋的橋塔高達300米,汀九橋和汲水門橋的橋塔高度,分別為194米和150米。以本地的斜拉橋而言,沒有橋塔比昂船洲大橋的更高。」
昂船洲大橋橋塔的高度,雖然較全港最高的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2期低100多米;但大橋也像國金般,在塔頂安裝吊船,以便清洗。
許志豪透露,橋塔的另1特點,是全球橋塔無以匹敵的。
混合設計世上獨有
許志豪說:「昂船洲大橋的橋塔上半部是不�鋼,下半部是混凝土;世界上從來沒有橋塔是以混合式結構造成的。這施工時需極為講究,技術要求也非常高。」
兩座近300米高圓錐形橋塔,自塔頂以下118米為不�鋼結構外層,使這座大橋富現代感,正好反映了香港作為最富動感的亞洲國際都會的獨特形象。
專責修橋築路的路政署,近年興建青馬大橋、汲水門橋和汀九橋等跨海大橋時,累積了不少經驗。
許志豪說:「這些經驗對昂船洲大橋的建造有非常大的幫助,也讓我們在處理大橋的設計,特別是前期籌劃方面需要做哪些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資料。
「在建造方面,這些經驗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舉例來說,昂船洲大橋和汀九橋的橋塔,均呈圓柱體;無論部門、工程顧問或是建築界,在準備、試驗,以致焊接處理,均累積了不少經驗。因此,這對於昂船洲大橋的籌劃很有幫助。」
高闊航道便利貨船
昂船洲大橋橫跨藍巴勒海峽,座落於繁忙的葵涌貨櫃碼頭入口。
為便利「超級」貨櫃輪船進出,大橋的通航航道淨寬900米,淨高73.5米;這使昂船洲大橋的主樑成為世界上最高的主樑之一。
大橋採用224條拉索,最長的達540米;拉索的總重量,達7,000公噸。
由於藍巴勒海峽非常繁忙,故大橋施工時,需實施海上交通管理措施。
許志豪說:「我們設有海上交通聯絡小組,包括承建商、駐地盤工程師、貨櫃碼頭和有關政府部門的代表。
大橋設計由零開始
「承建商在決定何時在海面吊起組件時,需參考船期,並視乎天氣、水流等情況,然後才進行裝嵌。
「大橋首件在海面上吊起的組件,預計在2007年年中開始;最後1件組件則在2008年首季吊起。每件組件的重量,約為500公頓。」
見證昂船洲大橋的設計「從無到有」,並親身參與大橋的建造,許志豪說,大橋施工前,已教他刻骨銘心。
比賽形式內地借鏡
許志豪說:「最難忘的是在2000年籌辦的昂船洲大橋設計比賽。由於當時政府從沒有舉辦類似的比賽,因此,我們需由零開始,構思和籌劃一切。
「雖然當時的工作壓力很大,但整個過程非常富挑戰性。我們並撰寫了《設計比賽備忘錄》,事後很多人均借來參考。
「此外,內地也參考我們的方法,舉辦設計比賽來集思廣益,物色出色的橋樑設計構思;如蘇通大橋和南京長江三橋便是。」
昂船洲大橋的工程雖然正如期進行,很多人也期待大橋「合龍」,即最後1件組件吊起的一刻;但對許志豪來說,「合龍」並不是最難忘的。
吊橋大懸臂最難忘
許志豪說:「以拉索支承的大橋不像一般的行車大橋般,給人很剛硬和固定的感覺。吊橋的特性是較為柔性的,並受到風的影響而隨之震動。
「預期另1個最難忘時刻,將是大橋『大懸臂』的時候,這也是最嚴峻的時候;因為大橋的橋樑一邊伸展出來,但仍未與另1邊連接時,是最具彈性的。
「這時候,橋樑會因風吹而或會擺動,因此,我們需研究方法,控制它的震動。」
昂船洲大橋的建造工程去年4月展開,預計2008年年中完成;涉資約27億6,000萬元。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