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5年9月4日

建築

*
建構道地色彩  毋懼時間洪流
*

     今年在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中囊括4個獎項的建築署,不少項目均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並不時活化歷史建築,讓設計美感和環保並行。

 

     建築署高級建築師馮永基認為,建築是社會的重要一環,並非只緊貼潮流,也需顧及功能,以及與社會文化相連、緊扣道地色彩。這樣的建築,才不會被時間洪流所淹沒。

 

     建築師學會自1965年起,每年舉辦建築年獎,從會員的作品中,選取設計優秀的建築,予以表揚。建築署多項作品,均榜上有名。


高級建築師馮永基   西貢海濱公園的紙船   天水圍國際濕地公園的蠔殼
*   *   *
感性建築:建築署高級建築師馮永基(左圖)指出,西貢海濱公園的紙船(中圖),教遊人即時勾起聯想;濕地公園的蠔殼(右圖),則帶出環保主題。
Media 連結 Real 連結

     單是2000年,海防博物館、天水圍國際濕地公園和訪客中心第1期,以及中國99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香港園,便分別奪得建築師學會2000年年獎的全年建築大獎、會長獎和香港境外作品獎。

 

     上水大隴農場禽畜化驗所、西貢海濱公園改善工程,南昌街公共�生檢測中心,則分別獲得建築師學會2002年年獎的可持續設計建築獎、2003年的會長獎和優異獎。

 

內部調動  盡展所長

 

     得到2004年年獎的項目,包括粉嶺第18及21區休憩用地(會長獎)、牛池灣瑪嘉烈戴麟趾紅十字會學校(無障礙設計建築獎)、機電工程署啟德新總部(優異獎),以及《暢道通行 --- 良好作業指引》(主題建築獎 --- 建築學研究)。

 

     這些得獎項目的圖片集,可瀏覽這裡

 

     馮永基向《政府新聞網》表示,近年建築署的項目的成績,逐漸在建築師學會年獎反映出來,全憑10年前作出的內部調動,讓人才得以盡量發揮。

 

     他認為,今年不同形式和性質的項目取得成果,對部門上下來說,其鼓舞性質和意義,較以往的更廣和更闊。

 

     馮永基說:「我們的設計,已陸續見到成績。最重要是我們所涉及的項目範圍很廣,而所有的項目都予以關注,所有項目都能達到在建築上予人新鮮和緊貼潮流的感覺。」

 

簡約風格  業內盛行

 

     潮流日新月異。那麼,建築設計正朝�哪個方向發展?馮永基的答案是「簡約」。

 

     他說,「簡約」是指建築物採用簡單的輪廓和線條,也是追求人生的態度,由1個階段步進另1個階段。

 

     馮永基說:「這就像我們生活一樣,過去大魚大肉,現在說環保、瘦身,在生活上追求簡樸;是我們日常生活和思想走向另1個階段,見了太多繁華後,便想回歸自然,追求大自然的簡單。」

 

     馮永基表示,現在建築設計的手法是簡約了;而整個西方,甚或全世界的設計,也正受北歐風格的影響。這股「北歐風」,也已慢慢在香港登陸。

 

     馮永基說:「建築署內上上下下,都能夠協同地做好這新的手法。我們採用了『簡約』建築這個新的手法,不斷貼近世界各地的手法和潮流。」

 

建築設計  美觀環保

 

     獲頒建築師學會2004年會長獎狀的粉嶺第18及21區休憩用地,是個小型公園,位於和睦路,佔地約8,800平方米,設有兩個門球場的中央草坪、1個硬地小型足球場、廣植花卉樹木的休憩處,以及1幢線條簡單、設有貯物室和廁所的服務樓。

 

     建築師學會的評審指出,該項目的設計「優雅而迷人,設計隊伍並無因項目的規模較小而分心。從休憩用地的軸線和幾何設計、廁所和貯物室的建築外型,以致建築物和植物的選材為項目加添深度和質感等各方面,均能一一正確處理。

 

     評審認為,「項目的成功,源自實而不華,以及對細節一絲不苟的態度;令這休憩用地予人愉快和平靜的感覺,也達到休憩用地的目的。」

 

     馮永基說:「粉嶺休憩用地獲得殊榮,讓公眾知悉無論建築項目的規模大小,部門也能關注設計上的優點。同事設計該項目時,以簡單的線條扣合了數個簡單的建築物,但仍與周邊的環境協調。」

 

     然而,他指出,建築設計不只是講求形態和美感那麼簡單,也同時需要顧及環保。

 

多方考慮  活化建築

 

     這即是說,在用材、選料、設計元素和手法上,需作多方面的考慮,方能令建築項目得到多方面的認同;讓設計美感與環保概念並行。

 

     馮永基舉例說,獲得建築師學會2000年全年建築大獎的海防博物館,便是把具百年歷史、位於筲箕灣的舊鯉魚門炮台修建而成。

 

     炮台是英軍1887年所興建,用以防�維多利亞港東面的入口,是當時香港最具規模的海岸防禦工事,也標誌�香港的戰爭歷史。

 

     把這個棄置軍營改造為以香港海防歷史為專題的博物館,最大特色是巧妙地運用原來設施和地形的趣味,蓋成模擬軍用營幕。

 

     博物館也引入多項環保概念,如保護原有建築特色、採用節能燈飾,以及保存和翻修原地戰壕,以拉索大帳篷掩蓋。大帳篷的建築較柔性,而清水泥的外牆也能與環境融合。

 

妙用蠔殼  推廣環保

 

     建築師學會的評審指出,「大帳篷的設計創新而合適,而項目能成功地保存歷史建築,也能靈活地重用舊物,並引入現代化功能。」

 

     至於天水圍國際濕地公園和訪客中心第1期,馮永基便以后海灣的土產 --- 蠔,來展示濕地的主題。

 

     濕地公園設有以蠔殼疊成的牆壁,運用了棄置的蠔殼作裝置;但同時展示了別的意義。

 

     馮永基指出,這顯示了人類不斷地消耗大自然的生命,而以這麼多的蠔殼疊成牆壁,是為了予人震撼的感覺,展示人類對大自然的集體破壞。

 

     這是以感性的手法,帶出環保主題,也希望為市民帶來反思。

 

社會文化  獨特風格

 

     位於舊啟德機場空運2號貨運站的機電工程署新總部,其設計以環保為前提,除了多項再生能源設施,還以翻新及改建代替拆卸重建,節省了約6億元工程開支。

 

     馮永基說:「機電署總部大樓特別的地方,是它本身是前機場的舊建築,已使用了多年。現在我們重新改裝,但改裝的動力很大;除了改變了整個外型,也配合了很多環保的元素。

 

    「我們改變了它的建築和型態。這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我們把環保概念完全投入和發揮出來。」

 

     雖然現在建築界盛行「簡約」,但他不擔心建築物的設計變得「倒模」般千篇一律。這正正是因為建築師需要考慮的,除了緊貼潮流、功能和環保,還有個很重要、而又能令建築物別具一格的元素。

 

     馮永基說:「有點是很重要的,是建築的內涵與社會和文化息息相關,緊扣地道色彩;這是我們應在建築設計項目上提出的。

 

小小紙船  誌抗戰史

 

    「例如西貢的項目,進去便看到數艘紙船,便即時勾起別人的聯想,一是西貢曾經是漁村,紙船把過去的歷史帶回來;二是兒時的小玩意,今時今日還有紀念的價值。

 

    「三是紙船上的文字或所用的報章,是以60年前抗戰為題材。我們採用了抗戰時期的報章,帶出西貢居民,即東方游擊隊當年如何抗戰。」

 

     西貢海濱公園改善工程2003年竣工,把惠民路原有的公園「改頭換面」,還設有訪客中心,以色彩繽紛的横額歡迎遊客到訪香港這個「後花園」;供表演和小孩玩耍的水池;前臨海岸、以天然海風代替空調的露天茶座;以及種滿草木、樹影婆裟的棋藝公園。

 

     這個別具心思的項目,吸引了不少遊客,也獲得建築師學會評審的垂青。有關西貢海濱公園的圖片集,可按這裡

 

     建築師學會2003年年獎的評審指出,「非常欣賞建築師對現有西貢海濱空間重新規劃的構思。對社區而言,空間是寶貴的資源。

 

旅遊項目  道地色彩

 

    「進行改善工程前,西貢海濱公園周圍全是厚厚的圍牆和隱蔽的行人通道,因而令過往的使用率偏低。

 

    「建築師憑�過人的目光和魄力,從空間和功能上改善了這片空地與周遭環境的聯繫,使它成為1片方便且吸引的休憩場地,並完全融入西貢區的悠閒情調之中。」

 

     評審也指出,「建築師從建築設計和園林景色兩方面�手,透過適度而仔細的改善工程,創造了全新的市鎮風貌」;並期望,這項目可成為日後改善工程的典範。

 

     馮永基強調,旅遊點改善項目最重要的元素是,必須反映該旅遊點本身的原有風格和特色。

 

     馮永基說:「我們的設計,配合了歷史和整個地區文化的特色,也直接與地區的色彩�合。

 

    「這令建築不會被時間所淹沒,也把人們畢生希望重現的過去帶回來。」




返回頁頂
* 香港基建新體驗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