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署藥劑事務部督察已多次視察歐化藥業有限公司,滿意該公司的軟硬件及良好藥品生產規範標準,藥廠可隨時恢復生產。
�生署署長林秉恩今天(4月14日)巡視歐化藥業,了解該公司製藥過程被發現出現污染情況後採取的改善措施,特別是其管治情況及生產能力和產量的流程配合。
林秉恩表示,歐化藥業引入的相關措施,多於製藥過程的微生物危害專家小組的建議,包括引進藥物原材料、半製成品及非無菌產品的微生物分析,和加強環境監察。
他強調,�生署藥劑事務部人員將密切監察歐化藥業的運作,確保所有改善措施得以確切執行。
歐化藥業3月6日自行停止生產所有藥物,以便�生署調查別嘌醇受污染事件。受污染藥丸曾處方給公立醫院病人,他們其後被確診感染 毛霉菌。
醫管局推七改善措施
醫院管理局現時與歐化藥業合共簽訂了13份藥物供應合約。自從發生「別嘌醇」事件和歐化藥業宣布停止生產藥物後,醫管局已經暫停向歐化藥業提藥。
醫管局為加強採購和使用藥物的質量控制,最近已經公布7項改善措施,並會在未來數月陸續開展和實施,現正與製藥業界就改善措施的可行性、路線圖和時間表進行磋商。
醫管局會要求歐化藥業提供改善制藥措施的詳情,然後按有關具體措施再評估雙方現行藥物供應合約的狀況。
醫管局特別考慮的重點是歐化藥業能否滿足醫管局早前就藥物質素所提出的要求;另外,歐化藥業日後供應的藥物,必須達到醫管局即將分階段引入的提升藥物質量要求。
醫管局正就歐化藥業先前所提供的「別嘌醇」一事尋求法律意見,有需要時會進一步跟進相關的責任問題。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