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宣傳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8年1月8日
醫學
*
中大腸胃潰瘍療法獲國家科技獎
*

     由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沈祖堯帶領的威爾斯親王醫院胃腸研究隊伍,在過去20年不斷努力,突破固有思維,在「腸胃潰瘍出血」的研究上創新多項治療方法。

 

     這項研究除了為病人帶來低創傷性的內鏡及藥物治療方法,令此病的死亡率大幅降低,還令中文大學的研究隊伍獲頒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等獎。

 

     消化潰瘍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以往約20 - 25%的潰瘍出血患者需接受外科治療,外科治療的死亡率同樣高達20 - 25%。


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沈祖堯   威爾斯親王醫院胃腸研究隊  
*   *  
仁心仁術:(左圖)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沈祖堯表示,「腸胃潰瘍出血的創新非外科治療法」研究,為病人帶來更安全的治療方法。(右圖左起)吳國偉、沈祖堯、趙偉仁及李玉棠對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感到十分光榮。

     由於外科手術侵害性大,當新的內視鏡技術出現,中大醫學院便致力研究如何以較低創傷性的內視鏡,結合藥物治療,為潰瘍病人帶來更安全的治療方法。

 

     這個名為「腸胃潰瘍出血的創新非外科治療法」項目,由中大醫學院沈祖堯教授、劉潤皇教授、陳家亮教授、吳國偉教授、趙偉仁副教授,和榮譽臨床副教授李玉棠,以及中大醫學院前院長鍾尚志負責研究。

 

治療方法大革新

 

     沈祖堯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時表示,他們的研究在治療技術及方法上帶來革新,當中包括︰應用內窺鏡方法,配合藥物治療,和研發嶄新的內鏡縫合器來控制嚴重潰瘍出血。

 

     其他突破還包括:使用抗菌療法,而不需長期服用抗酸劑來治愈潰瘍及預防潰瘍復發;對長期服用止痛藥的病人制定新的治療方案,以減少其潰瘍復發的機會等。

 

     自80年代兩名澳洲醫生發現幽門螺桿菌後,中大研究隊最先證明只需以為期1周的抗生素療法來消除胃內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便可治愈潰瘍,並大幅減低潰瘍復發的機會,令病人毋須終生服用抗酸劑。

 

     在治療急性潰瘍出血方面,研究隊驗證內視鏡療法,包括腎上腺素注射、熱探頭熱凝術等的成效,並不斷作出改良,令其成功率逐步提升至現時的95%以上。

 

研發內鏡縫合器

 

     研究隊也研發了新型的內鏡縫合器(Eagle Claw),來控制一般內鏡儀器不能治療的嚴重潰瘍出血。這些研究的成果令外科手術的需求大幅降低。

 

     他們也確認以輔助性藥物治療,可增加內視鏡療法在急性潰瘍出血的療效;並制訂多項創新方案以預防潰瘍併發症。

 

     隨着這些療法的發展,潰瘍出血的死亡率從20年前的10%,降至1998年的4.7%,近年再降至4.4%。

 

     由幽門螺桿菌引發潰瘍的發病率,近年也大幅降低;因潰瘍出血而需住院的人數,以及潰瘍手術的宗數也大幅減少。

 

     談及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研究隊成員李玉棠表示,由於研究歷時多年,需不斷召募不同的病人回來參與研究,及作長期跟進,故牽涉大量繁複而困難的統籌工作。

 

創新求變終成功

 

     另一成員吳國偉則認為,如何突破固有思維是最困難的;他指出,在廿年前,以外科手術治療腸胃潰瘍出血,是公認的「標準」療法;不過,整個團隊敢於拋棄成見,創新求變,故能創出新的「標準」。

 

     趙偉仁指出,無論在香港或海外,內科及外科醫生很少會一起合作研究;要接受不同醫學訓練的醫生共同合作,達至共識,以同一準則進行研究並不容易。

 

     憶及研究初期的困難時,沈祖堯表示,團隊內部曾有矛盾,因有個別醫生對內視鏡注射治療的成效存疑,不大支持繼續研究。他必須努力說服團隊成員,令他們明白研究的目的,是要改善現時療法的不足,才可讓研究繼續進行。

 

     他表示,研究隊面對的另一困難是撥款不足,令研究人員長期短缺。故此每名成員除要兼顧日常繁重的醫療及教學工作外,更要在工餘抽出時間來進行研究工作。

 

     不少人以為臨床研究並不需要太多撥款,但沈祖堯指出,臨床研究也需要很多特別的研究人員及專責護士來推行,例如為病人作隨機分配,收集數據及作統計分析等。

 

研究屬世界前列

 

     沈祖堯說:「臨床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基礎科學研究上的發現必須通過臨床測試才可証實其效用,令病人受惠。我希望我們曾遇上的困難,不會在其他研究人員身上重演。」

 

     對於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研究隊感到十分光榮,認為是對其近20年來的努力的肯定。

 

     沈祖堯指出,海外醫學界在談及潰瘍出血治療時,必定引用香港的研究結果;由此可見,香港在這方面的研究,已位於世界前列,足以令港人引以自豪。


返回頁頂
* Enjoy Fruits & Vegetables Every Day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