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水應龍廖公家塾榮獲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教科文組織的代表,今天主持在應龍廖公家塾舉行的頒獎典禮。 
  
     應龍廖公家塾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其全面修復工程在2004年9月展開,今年3月竣工。 
  
     修復工程由古物古蹟辦事處與顯承堂重修委員會統籌,耗資約500萬元,由應龍四世祖斥資。 		
		
		
		
				
					
						| 
					
					
					 | 
				 
		  	
					| 恢復原貌:古物古蹟辦事處重修上水應龍廖公家塾,恢復其青磚外牆(左圖),重新安裝內部已損毀木構件(中圖),並修補壁畫(右圖)。 |   | 
				 
			 
		
		 
		拆除現代構件 
  
     香港共有3個項目參選,應龍廖公家塾修復工程獲得榮譽獎,聖安德烈堂的修復工程則獲優秀獎。 
   
     重修委員會2003年邀請古物古蹟辦事處擔當修復的顧問,為工程提供專業意見。 
  
     應龍廖公家塾修復獲獎,主要是由於該項工程成功拆除家塾在作為幼稚園時的後加現代構件,並恢復其清代的建築風格和布局,配合每60年舉行1次的打醮活動。 
  
恢復青磚原貌 
  
     這項工程有效清除在60年代改建為幼稚園時髹在青磚牆身的油漆,以恢復青磚原貌,而損壞了的青磚,則以舊磚逐塊更換。 
  
     家塾內的樑架、檁條、駝峰等木構件已受白蟻侵蝕,須按照原樣複製和重新安裝。 
  
     家塾正面和內部已損壞的壁畫,也經過康文署文物復修組的專家清潔和修補,再由畫師仔細修補,保留其古樸的味道。 
  
     至於神龕上200多個神主牌及家塾內所有的牌匾和對聯,也由文物復修組進行全面修復。 
       今年共有36個來自11個亞太區國家的修復項目,參與文物古蹟保護獎的遴選,評審團共選出1個卓越獎、兩個傑出獎、3個優秀獎及3個榮譽獎。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