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防護中心感染控制處主任翁維雄表示,包括香港在內的多個地區,均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在社區出現,不像以往般只限於醫院及院舍;並指出,社區型的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傳播性,較醫院的菌株強。 
  
    他呼籲市民採取預防措施,特別是有傷口的時候。有關資料可瀏覽這裡。 
  
     翁維雄今天向傳媒表示,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過往較常見於院舍宿友及住院病人。 
  
     然而,近年在多個國家,一些未曾入院或入住其他醫療設施或院舍的健康人士,也出現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他們在徵狀出現前的1年內,也沒有接受任何醫療程序。這些感染,稱為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翁維雄指出,社區型的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傳播性,較醫院的菌株強。 
  
     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傳播,若雙手接觸過傷口、分泌物及穢物,便可能污染身體其他部分、物件或其表面,病菌也由此散播。 
  
     感染部位會出現紅腫、發熱、觸痛或流膿。嚴重者可引致化膿之傷口感染或嚴重肺炎,需要住院並用特別的抗生素治療。 
  
     由於一些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對某些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翁維雄籲請市民,切勿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應由醫生處方使用,而接受處方的病人也應按處方訂明的劑量及時間,完成整個療程。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