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會盡快與廣東商討恢復進口活家禽的事宜,但為了控制市面活雞數目至理想的水平,故建議入口的數目減至每天20,000隻。 
  
     當局下周會派員到廣東,視察供港雞隻和禽流感的情況。 
  
     他指出,正構思在北區設立中央屠宰場,最快在2009年成立,並研究措施,協助約3,000名受計劃影響的經營者和工人。 
  
     周一嶽今天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生事務委員會上指出,禽流感的風險大大影響家禽的處理,病毒也「變幻無常」,故須作出不同的防範。 
  
零售商減少逾三成 
  
     他表示,為減低禽流感的爆發,未來工作的3大方向之一,是減少香港活家禽的數目至可處理的水平;目標是使本地雞場牌照的許可飼養數量上限控制在200萬隻。 
  
     此外,當局會減少活家禽農戶、批發商和零售檔的數目至理想的水平。 
  
     截至2月底,已有71名農戶、12名批發商和1名運輸商申請在自願退還計劃下停止活家禽業務;待有關雞場停止營運後,本地雞場的牌照許可飼養量將減少約59萬隻。 
  
     零售點方面,已有272名零售商退還牌照或租約,使零售商總數減少33%。 
  
盡力顧及業界生計 
  
     至於落實人雞分隔措施,周一嶽表示,目標是落實人雞分隔,故正構思在新界北區設立中央屠宰場。 
  
     他解釋,北區鄰近內地,也接近本地農場,可減少運送活家禽的風險;但由於籌劃涉及不少工作,故預計中央屠宰場最快在2009年成立。 
  
     周一嶽指出,約3,000人會受發展中央屠宰場影響,故在籌劃期間會處理家禽業面對的問題。 
  
     他強調,為保障公眾健康,有時或需作出困難甚至痛苦的決定;但承諾會盡力顧及業界的生計。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