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鼓勵自力更生 綜援個案續減

2017年11月12日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

Antony(國際小母牛香港分會主席梁錦松)、Simon(國際小母牛香港分會籌款委員會主席杜振源)、楊太(伯恩光學(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惠英)、各位小母牛的有心人、各位董事、各位政經界的舊同事、各位健兒:

 

大家早上好。我很多謝Antony邀請我出席你們今日這個第12年的慈善活動,這是旗艦活動。今年是特區回歸和成立20周年,具有雙重意義。2017年是我們20周年,你們今年有1,700人參與,是歷來的紀錄,所以「2017」這個組合是相當好的。

 

剛才司儀和Antony已經介紹,這個計劃本身的特色是12年來的競跑已經籌得4千500萬元,幫助了十多萬個家庭,同時有6,500名健兒參與,凝聚正能量,讓內地很多貧困家庭可以走向一條康莊大道。

 

這個計劃本身得到很多人支持,當然今年有伯恩光學慷慨支持。歷來也有很多香港人支持,亦有很多機構支持。我知道開始時只有機構參與,後來擴至歡迎個人的參與,所以今日有家庭組、團體組,三公里、五公里等亦多元化。整個計劃本身的理念很值得欣賞,因為小母牛並不是「派錢」,而是送牲口如母牛,讓受助家庭可以自力更生。即是說你教他們捕魚,而不是向他們供魚,這句話我們時常說,就是你要教導他們捕魚,裝備他們,讓他們可以站起來自力更生,更勝於不斷救濟。所以,這不是救濟計劃,而是幫助他們自力更生、很有意義的計劃。

 

這個與香港政府的理念很相似,我們在扶貧方面,上屆和本屆政府一脈相承,我們很重視扶貧、安老、助弱。在扶貧方面我們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們並不是「派錢」那麼簡單,而是鼓勵勞動、鼓勵就業、鼓勵自力更生。

 

我們整個系統的設計是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真正無助的人,所以老弱傷殘、單親、長期病患的人,我們會幫助他們,而綜援制度是社會保障的最後安全網。綜援制度方面,近年我們覺能很鼓舞的是,領取綜援的人士越來越少,最新數字是23萬4,000個家庭在綜援網內,實際人數約30多萬人,較最高峰50多萬大幅下降。最值得留意的是,領取失業綜援的數字連續100個月下跌,下跌至20年來最低,即1997年回歸以來最低,只有13,000個家庭領取短期失業綜援。在23萬4,000個家庭中,13,000個家庭數目相對很小,也是歷來相對低的數字。這個反映出一件事,就是現時香港經濟較好,而且很多人仍有工作,選擇工作而不選擇領取綜援、不選擇救濟,這個理念與我們中國人自力更生的精神完全吻合。

 

我們要配合鼓勵就業,希望那些在邊緣的避免跌入綜援網,去年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目的是若你沒有領取綜援,你有工作,但無奈要供養的人口多、開支大,而工資不高,生活有困難,我們推出這個低津(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鼓勵沒有領取任何救濟和綜援的人士自力更生。這方面的反應一般來說是不錯的,但與我們預期的數目相差很遠,因為我們最初計算時純粹計算入息,沒有計算他們的工時、資產等。我們這一屆政府上場,馬上全面革新,把「低收入」三個字取消,改為「在職家庭津貼」,即是沒有標籤效應。我到學校詢問一些基層學生為甚麼沒有申請,他們回應說:「爸爸說『低收入』三個字讓人家知道我們家庭低收入並不太好,所以不填表。」小朋友也有尊嚴,所以把「低收入」三個字取消,只要是在職,我們鼓勵大家工作,我們希望申請低津會大幅增加,最新數字在4月1日就會推出,我們估計到時會有大幅增加,多些人受惠。最簡單的例子,以19,000元入息的家庭為例,四人家庭居住於公屋,即是資產等於公屋一樣,19,000元,只要他每星期工作44小時,其實標準工時44小時,差不多人人都會超過,他已經可以取得3,200元的津貼,自己本身有1,200元,兩個孩子各有1,000元,即是3,200元。即使入息高達26,600元,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七成,已是貧窮線以上,但我們為防貧,也會給他們一半即1,600元。這會大大改善一般基層的生活,亦會紓緩他們,特別是孩子的成長,我相信可以幫助一些基層家庭向上流動。

 

但這其實也不足夠,我們一定要有「民、商、官」的參與,所以今日這個活動是好例子,雖然是在內地扶貧,並不在香港,但扶貧是沒有疆界的,最重要是有心。我們幫助內地亦與幫助香港的小朋友一樣,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未來,國家的孩子將來都是國家的人民,這個心是大家一樣的。所以,我今日來到這裏為大家打打氣,代表特區政府多謝所有有心人,多謝你們的善心,福有攸歸。最重要身體健康,透過今日的競跑,你們會更開心、活得開心、活得快樂,凝聚社會的力量。多謝大家。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1月12日出席小母牛競跑助人2017啟動禮的致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