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陳家強網誌談核心基金

2015年11月15日

none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過去一個星期,我和局內的同事以及積金局在不同場合介紹了政府計劃在2016年年底前,引入俗稱「核心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對於首次推行強積金收費管制,規定「核心基金」的管理費不得超過基金淨值的0.75%,我們是決意推行,並期望管理費未來更會有下調的空間。


坊間有人形容「核心基金」為「懶人基金」,我對此不敢認同。雖然根據我們的立法建議,所有未有作投資選擇的新計劃成員,他們的強積金供款將來會自動投資在「核心基金」,但「核心基金」絕非只為「懶人」而設,「核心基金」對精明的投資者來說同樣非常吸引。


就以我自己為例,當年在美國投身社會工作後,每月薪金在進貢稅局及清還按揭貸款之餘,亦養成了為退休儲蓄投資的習慣。起初的投資對象包括藍籌股票以及不同的概念股,但慢慢發現,於工餘時實在沒有足夠時間分析個別股票,更不要說進行買賣或「換馬」,同時因初出茅廬,資本有限,便難以進行分散投資,去達致有效地分散風險。為解決這些問題,我開始根據投資概念購買相關基金,後來更集中投資均衡(balanced)基金,目標是追求長遠貼近大市的回報。


其實挑選股票固然不易,要懂得適時買入及賣出同樣困難。根據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的研究顯示,不少投資者在帳面虧損時往往因為相信眼光、必要收復失地,就不願離場以致喪失其他投資機會;而在帳面獲利時又不時太早止賺,未能盡享升幅,到最後整體回報甚至落後於大市,廢時失事。


所以說,投資者不能與股票發生感情,如果看淡亦堅持持有,一日忍痛割愛後,即使股票重拾升軌亦不願再度買入,這種不理性、又愛又恨的表現只會令人想捕捉大市變成錯失機會。因此我便選擇投資基金,並且不會特別講究入市時機,慢慢養成每月從工資中扣款買入基金的習慣,目標是最有效率地取得與整體市場相若的長遠回報。


近日不少媒體將「核心基金」形容為「懶人基金」,但亦有評論指出懂得選擇「核心基金」的其實是「基金達人」,我非常欣賞這個想法,亦深表認同。對大部分人來說,投資管理絕對是一份全職工作,香港上班一族公務繁忙,分秒必爭,尤其難以分身。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均衡投資不同資產類別,並自動隨投資者年齡調整風險的投資策略,會是一個精明的選擇,如再加上具競爭力的管理費水平,就更可以說是非常吸引。因此,「核心基金」除了適合所謂「基金懶人」外,相信亦會是「基金達人」的理想選擇。

 

(以上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11月15日在其網誌發表的 文章



積金生活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