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期受到伊拉克戰爭影響和「沙士」的雙重衝擊。在外貿方面,目前最主要的困難,是世界�生組織發出旅遊警告之後,部分外商裹足不前,不來香港,令港商接訂單有困難。
大型公司,因為有良好的買家網絡和固定的訂單,影響不算太嚴重;但中小型企業依賴接新客新單,受衝擊比較大。
貿發局4月份兩個大型國際展覽會,我們因應參展商的不同需要,除了下星期原定的展期外,在7月份再辦一次,讓參展商和買家可以選擇,不用錯過採購或接單的機會。
由於外商暫時不來,貿發局當務之急,是協助中小企業搵單搵客。貿發局的工作不是派錢,而是幫港商賺取外匯。
我想引用一句聖經,《新約全書》使徒行傳第三章第六節:「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
中小企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我們一定要把貿發局所有的給他們,令它們可以繼續運作生存。
八點方案助中小企
所以,我們最近推出八點方案,協助中小企業透過不同渠道,與未能來港的海外買家接觸,爭取訂單。
八點方案的重點,包括向中小企業免費提供網上視像會議設備,讓他們與海外買家面對面談生意;特別舉辦網上展覽會,方便未能來港的買家在網上採購;在我們的產品推廣雜誌《香港企業》,以及在網上「採購指南」,刊登廣告,有半價優惠;及在未來三個月,使用貿發局網上「商貿聯繫」服務的香港公司,都可以免費下載1,000家外國買家的資料等等。
我們上下忙於應變,海外辦事處也有迫切的工作要做,就是向外商解釋非典型肺炎的真實情況,消除誤解。
病毒不經貨物傳播
譬如有外商以為在內地生產、經香港出口的貨品會染上病毒。香港�生部門和�生組織已經證實,非典型肺炎的病毒不會透過貨物傳播,我們要把這個事實告訴他們。
其實,世界上任何地方,包括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都有機會受到不明的傳染病襲擊。
十年前,美國西南部發生神秘傳染病,病徵開始時也像感冒,不少人染病死亡,後來查出是「漢他病毒」作怪。
由於病毒散播好快,遊客不敢去當地度假,情況有點像今天的香港。後來當局大規模滅鼠,疫情才受到控制。
今天香港人總動員,全港團結一致對抗病毒,希望事件很快會過去。貿易發展局接下來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對香港傳統市場的美國、歐洲和日本,我們需要盡快恢復她們對香港的信心。
逆境自強香港精神
香港一向是國際公認商機蓬勃和安全的城市。但很不幸,經過「沙士」一役,香港給外國的感覺是個不安全、隨時會感染致命病毒的地方。
很高興這次政府預留10億元,在疫情受到控制後用作振興經濟。
貿發局會聯同政府有關部門,在海外大力推廣,盡一切辦法回復香港原來的生氣勃勃的國際形象。
相信你也知道,「沙士」事件給貿發局帶來很大的財政壓力,部分推廣活動被迫取消或押後,加上推出優惠措施令額外開支大增。
不過,財政壓力不是我們目前的主要考慮,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盡快協助香港中小企業度過眼前的難關。
這是貿發局必須要做的。因為我相信香港的中小企業,一定能夠繼續發揮靈活應變的香港精神,逆境自強,齊心合力搞好香港的外貿。
(以上摘錄自貿易發展局總裁施祖祥4月26日發表「香港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