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
*
*
  2003年6月28日

 

*

東江水南下實現無污染

*

     當大家談及東江水時,不難想起水質問題。隨�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完成,並於6月28日全面啟用,東江水的水質問題,將可得徹底解決。

 

     佔全港淡水供應接近八成的東江水,終於可與污染源頭說再見。


古志眾   密封管道   淨水池
*   *   *
「清泉」重現:水務署助理署長古志眾表示,興建密封式輸水管道,將可徹底改善輸港東江水的水質(左圖);輸送東江水的畢架山隧洞(中圖);惠州梅湖水質淨化中心(右圖)。
錄像連結

     水務署助理署長古志眾表示,該署一直密切留意供港東江水的水質,並與廣東省水利廳就有關問題保持緊密的聯繫。

 

工業起飛  污染輸水河道

 

     古志眾說:「以往用來輸送東江水的水道,是一條自然河道 --- 石馬河,該河道初期的水質十分理想;至90年代初期,由於廣東省工業起飛,加上人口激增,導致大量生活及工業污水在集水區出現,令石馬河水質受污染。」

 

     儘管廣東省已興建污水處理廠應付有關問題,但供港的東江水質仍然未能得到徹底改善。

 

    「雖然供港的東江水水質並非如傳聞般嚴重,水務署仍有足夠能力處理東江水的水質問題,確保市民使用的淡水完全符合世界�生組織的標準;但我們認為有必要徹底解決東江原水的污染問題。」

 

     香港政府與廣東省政府於1997年進行多番商討,終於在1998年7月達成協議,進行東深供水改造工程。

 

興建密封管道  清濁分流

 

     改造工程於2000年底展開,分四期進行;工程包括建造密封的專用輸水管道、全新抽水站、高架渡槽等,所有基建設施均由廣東省方面設計及興建。

 

     古志眾說:「改造工程最重要的部分,是興建密封的專用輸水管道,將供水系統與石馬河分離,實現清污分流,把東江原水直接送往深圳水庫。」

 

     管道由東江太園泵站為起點,深圳水庫為終點,全長約59公里;包括八段全長22公里的輸水隧道,長約37公里的輸水管道,以及四座抽水泵站。

 

     輸水管道每年供水量為24億2,300萬立方米,其中供港部分約11億立方米,其餘供沿線城市使用。

 

     在工程進行期間,水務署官員曾多次到現場了解工程進度,並就工程的細節提供專業意見。

 

    「我們與廣東省方面分享香港興建輸水管的經驗,例如輸水管不能全線密封,必須保留部分位置,讓原水跟空氣及陽光有一定接觸,才能令水質保持於良好水平。」

 

工程龐大  免息貸款23億

 

     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的建造費用約50億元,根據香港與廣東省於1998年達成的財務安排協定,香港需向廣東省提供約23億6,400萬元免息貸款。

 

     廣東省由今年起,分20年攤還有關款項。

 

     該次協定除了涉及工程費用安排外,廣東省亦按照香港的要求,重新調整1998 – 2004年期間每年對港的供水量。

 

水質明顯改善  成效立見

 

     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的進展一直十分順利,首兩階段,即由東江至塘廈的輸水系統,今年1月已投入運作。

 

     古志眾表示,水務署在該部分投入運作後,已密切監察水質的改變,並發現水質有明顯改善。

 

    「這證明興建密封式的專用輸水管道,確實可以避免東江水受地面水污染,令東江水可回復原來的優良水質。」

 

     古志眾表示,隨�整條管道全面運作,供港東江水的水質將會有進一步的改善。水務署將繼續密切地監察東江水的水質,確保水質維持於理想水平。

 

     為解決香港缺乏水資源的問題,香港與廣東省於60年代達成協議,興建東深供水系統,將東江水輸往深圳水庫,再以自流方式流進香港。

 

     系統於1964年2月興建,1965年3月投產;前後曾進行三次擴建工程。每年對港的供水量最高可達11億立方米,今年對港的供水量為8億1,000萬立方米。




返回頁頂
* 自然護理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自然綱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