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宣傳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10年2月21日
財政
*
曾俊華:配合施政調撥資源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每年的財政預算案,均是配合施政報告而作出資源調撥,以實施各項有益於社會的政策和措施;這些資源分配的工作,很難做到盡如人意,但只要問心無愧,為市民�想,也就是盡了起碼的本分。

 

     曾俊華今天(2月21日)在其網誌上表示,整個農曆新年假期,都在家中準備周三(2月24日)宣布的下年度財政預算案;在翻閱預算案擬稿時,同時想起諮詢期間收集到的市民意見。

 

一般不提新政策

 

     他說,這些都是涉及市民經濟民生的大事,更要謹小慎微,不容粗疏;無論是否落實市民的個別意見,都希望有個圓滿的答案,而不是單憑個人意志行事。

 

     雖然時代不同,但財政預算案的基本工作仍是一致的。每年的財政預算案,其實是為了配合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作出資源調撥,以實施政府各項有益於社會的政策和措施。

 

     因此,他指出,預算案一般不會提出新政策,因為那是個別政策局的工作,各局長會對不同的新政策進行分析、研究、諮詢,以至寫成法例,爭取獲得分配資源,才找適當的時候推出來。

 

難做到盡如人意

 

     他表示,雖然預算案通常不會宣布新政策,但在目前的「財政封套」制度下,各政策局按其現有資源作出優次,但若涉及「封套」以外,由中央控制的額外資源,各政策局需要作出詳細解釋,與其他政策局「競逐」這些稀有的資源。

 

     不少地區的財長,均在嚴重財政赤字和經濟不景的陰霾下工作,但香港仍有能力在不需要提高稅收的情況下,改善現有服務,發展中長期的經濟和推行各種利民紓困措施。他表示,這實有賴社會健康理性,認同審慎理財的實行。

 

     曾俊華明白,這些資源分配的工作,難以盡如人意,令所有人滿意,但身為公僕,只要問心無愧,為市民�想,也就是盡了起碼的本分。




返回頁頂
* 香港地質公園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 私隱政策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