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素有「美食天堂」的美譽,由充滿地道風味的茶餐廳,到格調高雅的食府,應有盡有,令中外饕客食指大動。中西文化融合及鄰近中國內地的地理優勢,造就了香港成為不少外國旅客學習中菜的首選。
中華廚藝學院為外國人士提供的短期中菜訓練計劃「繽紛入廚樂」,參加人數由2003年約90人,�升至今年超過600人,升幅接近6倍。
參加者大多是外地廚藝學校的學員。位於日本仙台市的明成高等學校自計劃推出,每年都派出2年級學員參加;今年則派出90名學員到中華廚藝學院,學習中菜烹飪技巧。
|
飲和食德:「繽紛入廚樂」計劃的參加者學習製作中菜(左及中圖)。中華廚藝學院總監黃偉中(右圖)預期,外國人來港學習中菜的趨勢可望持續。更多圖片 |
|
菜式繁多齊集香港
隨團的調理科老師海和由美子表示,除了日本料理,學員2年級時需要學習中式料理,但在日本接觸到的中菜比較基本,故希望藉�參加海外的中菜烹飪班,讓學員有機會學習正宗的中菜。
海和由美子說:「我曾經考慮讓學員到上海及北京等內地城市交流,但最後選擇了香港。
「因為我們在香港可找到中國大部分地方的料理菜式,例如廣東、上海及北京等地的特色料理;而且食品種類多樣化,學員能夠嘗試不同菜式。」
首次參加計劃的學員高橋沙織說,這活動提高了她對中菜烹飪的興趣,如果日後有機會,必定再次參加。
四年人數增長六倍
中華廚藝學院2003年推出「繽紛入廚樂」計劃,讓本地及外國對中菜有興趣的人士參加,一探中國廚藝的奧秘。
參加者在4小時的課程中,可跟隨學院的導師學習製作小炒或南北美點,並在學院學員的協助下,實習製作中菜。
中華廚藝學院總監黃偉中表示,每年參與計劃的外國遊客或學生,數目有明顯升幅。
由2003 - 04年度的92人,�升至今年的636人,短短4年人數增長接近6倍;當中不乏來自世界各地餐飲及酒店業的專業人士。
文化薈萃助吸引力
今年8月,21名西班牙廚師慕名到中華廚藝學院,參加為期5天的中菜培訓課程,部分廚師曾獲「米芝蓮」榮譽。來自美國1家酒店的10名廚師,12月也參加計劃,學習中國8大菜式的部分菜式。
近年世界各地的餐廳紛紛推出「混合菜式」,揉合中西烹調元素,黃偉中說,這個潮流可望帶動更多從事飲食業的外地人士,以香港作為學習中菜的基地。
黃偉中說:「基於歷史背景,香港融合中西文化,並有不同的菜種,由茶餐廳到高級食府。除了粵菜,我們也有滬菜、京菜等。
「另外,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我們的中菜已經演變成港式粵菜,外國人在香港可體驗到多元化的演變,以及中西菜式的融會。」
期望加長培訓時段
香港的飲食業在世界上享有高知名度,加上香港人普遍通曉兩文三語,也有助提升香港的吸引力。
黃偉中預計,未來數年,外國人士以香港作為學習中菜的起點的趨勢可望持續。
黃偉中說:「外國對中國飲食業的興趣越見熾熱,不少外國人也想知道中國的飲食文化,外地院校並提供普通話課程,一股『中國熱』正在蔓延。」
他表示,期望加長計劃的培訓時段,並研究擴闊學生層面的可能性,在現有課程及設備上作出配合,長遠讓有興趣深入學習中菜的外地人士,入讀廚藝學院。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