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宣傳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6年12月26日

人物專訪

*
估價署研商鋪租金評估程式
*
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老興忠
方便市民:新任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老興忠表示,估價署自1980年代開始建立物業資料庫和應用電腦集成估價技術,提升估價效率和準確性。
*

     剛於今年11月29日出任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的老興忠表示,估價署正積極開發新的電腦程式,評估商鋪租金,以提高估價的效率和準繩度。

 

     老興忠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估價署每年重估超過220萬個物業,工作繁重,為了減輕同事的工作壓力,需要積極開發電腦系統,以幫助員工更快更準確評估應課差餉租值。

 

     估價署自80年代建立物業資料庫和應用電腦集成估價技術,目前8成半物業已可透過電腦估價。

 

     他說,估價署正積極開發新的電腦程式,評估商鋪的租金,以提高估價的效率和準繩度。

 

新資料庫明年招標

 

     估價署也積極與土地註冊處共同開發名為「物業資訊通」的電腦系統,提供一站式物業資料,讓市民查閱土地和物業資料。

 

     老興忠預期,該系統2007年年初招標,2008年年初推出;開發成本約950萬元。

 

     過去數年,當局每年平均收到逾50,000份反對估價建議書,其中約1成反對得直,並獲得調減估價。

 

     以本年度為例,便收到62,000宗反對個案,經覆核後約4,570宗,或7%,獲得調低估價,平均減幅11%。

 

徵差餉原來有段古 

 

     老興忠表示,本港徵收差餉已逾160年。1845年年初,徵差餉是為了支付警隊所需的開支,故稱「差役糧餉」。

 

     其後增加稅項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如裝設街燈、供應食水和消防設施。至1888年制訂綜合差餉條例,把各種稅項合而為一,統稱為差餉。

 

     在1976年之前,差餉徵收區只包括港島、九龍及新界的荃灣和葵涌。由1976 - 1980年間,差餉徵收區逐步擴展至新界的新市鎮和已發展地區,包括元朗、大埔、粉嶺、上水、沙田、清水灣、西貢、大嶼山和其他離島。

 

     老興忠加入差餉物業估價署已38年,其工作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1976年擴展差餉至新界新市鎮。

 

兩年區訪印象難忘

 

     老興忠說:「當年我負責元朗、屯門、清水灣和西貢區,在整整兩年內,踏遍區內每一物業,量度樓宇面積和蒐集繳納差餉人的資料,無論晴天雨天,每周外出2 - 3天,當中苦樂只有自知。

 

    「我們試過被狗追趕,又吃過閉門羹,但也遇到很好客的村民,整個過程十分難忘。」

 

     他粗略估計,該兩年間經他量度的樓宇達5,000 - 6,000間。

 

     老興忠說,另一重大轉變是1999年開始實施每年重估差餉,部門須在4個月內,完成逾200萬宗估價,壓力無比。

 

閒來下廚拿手烹雞

 

     老興忠說:「部門每年在8月寄出物業申報表,9 - 10月分析租金,11 - 12月估價,1月便要向財政司司長提交建議,時間實在十分緊迫。可幸同事鼎力合作,得以準時完成工作。」

 

     現年58歲的老興忠,1968年9月加入政府任職三級助理估價員,1985年11月晉升為首席差餉物業估價測量師,1994年6月升為差餉物業估價署助理署長,2004年12月晉升為副署長,今年11月29日出任署長。

 

     他說,以往工餘最喜愛是遠足,但隨�年齡漸長,現時更喜歡種花和打太極,也很喜歡購買水晶。

 

     老興忠說:「我喜歡吃,故有空便會下廚,炮製色香味全的菜餚,特別拿手煮中童雞。」


返回頁頂
* 2006 - 07年度財政預算案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