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今年首季純利按年增95%,至4億7,800萬元。季內現貨市場總成交額增至約19,330億元,衍生產品市場成交合約張數逾900萬張;兩者均創下季度紀錄。
截至今年3月31日止3個月,聯交所平均每天成交金額按年增70%,至312億元;聯交所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天成交張數增133%,至61,863張;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天成交張數升37%,至87,755張。
港交所今天公布,今年首季總收入按年增長49%,至8億5,400萬元;股東應佔溢利增95%,至4億7,800萬元;每股盈利0.45元,增幅96%;不派中期息。
投資收入增163%
截至3月底,港交所總資產達284億1,100萬元,較去年12月底增24%;每股資產淨值4.56元,也較去年底升11%。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表示,首季溢利增加,主要是由於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活動增加,令與成交額有關的收入相應增加。
期內新上市衍生權證數目上升,令聯交所上市費收入相應增加;加上去年資金投資收益及利息收入上升,也令投資收入相應增加。
截至3月31日止3個月,港交所投資收入較去年同期升163%,至1億1,295萬元。
首季集資額330億
今年第1季,主板新上市公司共12 家、創業板3 家;集資總額約330億元。
在3月31日,主板上市公司共940家,創業板公司共201家。現貨市場的市值,5月3日升至100,090億元的歷史新高。
在3月底,上市衍生權證共1,366隻、交易所買賣基金共8隻、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3隻及債務證券共165隻。
今年首季,主板平均每天成交額約310 億元,創業板平均每天成交約2億元。
期間內地發行人仍是香港證券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佔總市值逾40%,而內地企業股票的成交則佔股市總成交額55%。
更多內企來港上市
今年首季,現貨市場的總成交額增至約19,330億元,衍生產品市場成交合約張數逾900萬張;兩者均創下季度紀錄。
夏佳理指出,這些數字紀錄,足以證明香港是全球最蓬勃活躍的金融市場之一。
展望未來,他認為,香港的金融市場在集資及吸引資本投資方面,依然具有增長潛力。
他表示,國有企業正紛紛進行重組,民企續見壯大,預期今後將有更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
邀發行商推牛熊證
談到內地逐步推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時,他認為,計劃有助加強促進內地資金流入香港;為市場人士帶來龐大商機,並進一步促進香港的金融市場。
夏佳理說,雖然首季財務業績強勁,但對全球市場的不明朗因素持審慎態度,如油價及商品價格持續高企、內地及美國的利率走勢,以及人民幣匯價等。
他指出,這些因素均影響市場活動和港交所的盈利能力。
港交所計劃今年6月推出牛熊證,他表示,現已邀請結構性產品發行商加入發行商行列。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