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宣傳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9年9月22日
廣播
*
劉吳惠蘭:確保港台編輯自主
*
公共廣播服務及香港電台未來路向記者會
合適安排: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左)表示,由港台肩負香港公共廣播機構的使命,是最合適的安排。旁為廣播處長黃華麒。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宣布,香港電台繼續以政府部門的身分服務市民,並獲撥新資源,加強運作和擴展服務;並可恢復招聘公務員。

 

     她今天(9月2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表示,港台按合約條款聘用的公務員,可根據既定程序,轉為按長期聘用條款聘用;非公務員合約僱員,亦可按既定公務員政策申請有關空缺。

 

     行政長官曾蔭權認為,這決定對市民、港台和港台員工是「三贏方案」。市民可享受港台未來更多元化、更高質素的製作;港台獲新機會和資源,在現有基礎上拓展新領域。

 

倡導港人核心價值

 

     劉吳惠蘭表示,政務司司長將發出約章,涵蓋清楚訂明政府與港台的關係,確立港台享有編輯自主;並有措施加強其對公眾的問責和監察節目方向。

 

     她指出,港台有80年的歷史,是市民的集體回憶。由港台肩負香港公共廣播機構的使命,是最合適的安排。港台將擔任新的角色,走上新里程。

 

     港台在公開民調中,一直獲選為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在本地和國際社會都被認為開香港言論自由風氣之先,倡導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政府最近的調查顯示,6成受訪者認為港台應維持現狀或加強運作,只有兩成支持成立新機構取代港台,只有15%對成立新機構表示有信心。

 

設委員會加強管治

 

     當局將落實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的主要建議,讓港台履行具體公共目的,提升機構管治及加強對公眾的問責。

 

     港台將成立由行政長官委任,跨界別人士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加強港台的管治和對公眾的問責。

 

     港台將獲分配額外財政、人手和頻譜資源,包括專設的數碼電台和電視頻道,提供平台鼓勵更多本地原創節目;以及加強與海外廣播機構合作,提供多元化的國際電台電視節目,並藉新增的頻譜轉播國家電台電視節目。

 

十月展開公眾諮詢

 

     日後非政府機構可參與港台的廣播,港台將設立和管理「社區廣播參與基金」,為社區團體提供財政資助,讓他們積極參與廣播活動和內容製作。為配合港台擴展服務,當局將開展在將軍澳重置廣播大樓的工作。

 

     為蒐集市民對港台如何肩負公共廣播機構使命的意見,當局10月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並安排專題小組討論,以及徵詢立法會的意見。

 

     廣播處長黃華麒歡迎當局的決定,認為是肯定了港台過去80年的貢獻,該台的編輯自主也受到保障。




返回頁頂
* 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 私隱政策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