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創新科技 鼓勵乾淨回收

2022年6月15日
便利回收
便利回收:

第二期入樽機先導計劃6月底展開,黃錦星(右)表示,入樽機數量將倍增至120部。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網誌表示,政府正善用創新科技,從多方面支持本地乾淨回收,並加強業界的回收處理能力,提升整條回收鏈的質量。其中,第二期入樽機先導計劃6月底展開,智能入樽機數量將倍增至120部,令回收塑膠飲料容器的流程更順暢。

 

此外,本港首間把廢膠樽轉化至準食品級再生材料的回收設施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其回收處理能力將逐步提升至日均約30公噸,相等於每日把逾百萬個飲品膠樽轉廢為材。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6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短片):

 

剛剛過了2022年世界環境日,年度主題為「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聚焦更潔淨、更綠色的生活方式,請大家日常身體力行致力於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

 

當中,日常生活上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可減廢又減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人人有責。今個月,環保署正推出全城回收6倍賞,激勵市民大眾加強減廢回收,由6月5日至7月5日期間,大家在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乾淨回收,以「綠綠賞」(Green$)電子積分計劃賺取積分,可獲六倍積分獎賞!此環保推廣甚具意義,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活動之一。

 

與時並進,今回網誌介紹政府及業界同行創新,加強善用科技,於多方面支持本地乾淨回收,保護地球。

 

「綠在區區」:智能新「孖寶」

 

自2020年年底,環保署已逐步開發智能回收系統(Smart Recycling System)的應用,透過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技術聯繫各相關回收設備,以提升整體回收系統的使用、營運及管理效益。同時,對市民大眾而言,署方可藉此建立更個人化的優質回收支援服務,鼓勵大家在生活上加強乾淨回收的好習慣。

 

環保署在成功推行「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的基礎上,於2022年年初再加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好讓市民大眾可善用智能手機,到全港各區各處相關設施回收時都能實時連接,便利大家乾淨回收儲積分及兌換禮品。至近期,「綠綠賞」計劃已升至逾15萬帳戶,差不多月均增加約萬個戶口。我鼓勵尚未開設「綠綠賞」帳戶的朋友考慮馬上行動,下載「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體驗智能回收有賞的便利,並可參與當下的全城回收6倍賞!

 

今年年中,「綠在區區」又添新猷,設置新的智能「孖寶」:智能磅(Smart Balance)和智能禮物兌換機(Smart Redemption Machine)。市民大眾可善用「綠在區區」智能磅,掃描各自的「綠綠賞」二維碼(QR code)自助回收儲積分,簡易便捷。

 

早前,我走訪今年新開張的回收便利點,新入職的「6仔」同事紛紛與我分享街坊對此智能「孖寶」的初步反應。例如,「綠在跑馬地」女同事形容,坊眾樂於嘗試自行利用智能磅作分類回收並儲積分,流程一般順暢,不少街坊均享受乾淨回收有賞的自助過程,更成為開心親子樂活動!

 

當「綠在區區」隨着時代步伐邁向智能化,回收便利點仍保留類似社區街角小店的特色,不失人情味。正如「綠在跑馬地」女同事所言,他們與一些回收常客常有傾有講,分享回收貼士和好習慣,大家不但互知名字,甚至連街坊的寵物名字也記得!

 

另外,她又形容智能禮物兌換機「好吸睛」!大眾儲足「綠綠賞」回收積分,可隨時自助兌換心儀禮品。我亦不甘後人,首次用自家「綠綠賞」體驗換禮品,並自行利用新設的智能禮物兌換機,過程暢順,亦相當enjoyable!聞說,熱門禮品有實用的廚房紙、印尼撈麵等,而大嘥鬼紀念版手巾仔等亦有不少捧場客。

 

目前,「綠在區區」已經增至有大站回收環保站逾10個、中站回收便利點逾30間,以及街站回收流動點逾百處,全線乾淨回收廢紙、膠、金屬、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家電、慳電膽/光管及充電池,都可儲「綠綠賞」積分。

 

飲品膠樽回收:增智能入樽機

 

各類可回收物之中,廢膠值得大家多關注,例如飲品膠樽,因應港人習慣隨行隨飲,廢膠樽易散落於全港各處,例如偏遠鄉郊及海岸,會危害自然環境,包括海洋生態。大家需知,只有一個地球,保護自然環境,人人有責。

 

政府正準備推展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以提升飲品膠樽的回收率。與此同時,政府亦正透過科技如逆向自動售貨機(簡稱入樽機),以加強收集飲品膠樽,並可配合大數據分析,達致環保與創新並行。

 

2021年年初,環保署推出入樽機第一期先導計劃,共設置60部入樽機供公眾試用回樽,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如八達通提供即時現金回贈。近一年間,這些入樽機平均每部每天回收約千個飲品膠樽,即日均回樽總量數以萬計。至2022年5月底,此先導計劃已乾淨回收共逾兩千萬個飲品膠樽。

 

第二期入樽機先導計劃,將於本月底逐步展開。環保署積累了第一期先導計劃的實戰經驗,會優化第二期入樽機,回收流程將更順暢。而入樽機的數量亦將會倍增,逐步提升至120部。

 

環保園塑膠回收新廠:智能設施 準食品級再生成品

 

上述例子,反映政府於回收鏈的中游,如何善用創新與科技,以鼓勵市民大眾更積極從源頭上游加強乾淨分類多樣可回收物,包括廢塑膠。

 

有市民或許會問:「內地近年對回收物入口的要求,已大幅變更。香港所回收的廢塑膠,還有下游出路嗎?」其實,特區政府就此積極化危為機,例如,支援本地廢膠回收工場將所收物料先在港清理、分揀及轉化為不同種類和級數的塑膠原材料,便可於境內外行銷,包括銷售至內地。去年我已在網誌「撐循環經濟:塑膠回收 本地再造」介紹此轉危為機的路向,本地廢膠回收廠都要行多步,在本地將所回收廢膠轉廢為材,令其再生成品有下游出路,有市有價。

 

今個月,我更樂見香港首間轉化達致準食品級的廢膠樽回收設施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此創新先進回收設施,座落於環保署轄下環保園,聚焦飲品膠樽(PET)及個人護理用品膠樽(HDPE),以轉化成為PET塑薄片(準食品級)和HDPE樹脂,提升塑膠再生材料的市場價值。此高品質的廢膠樽回收新廠會善用科技,例如以智能光學篩選器高速分選各類廢膠樽。此設施將逐步提升其回收處理能力至日均約30公噸,若單以飲品膠樽計算,即是約等於每天將逾百萬個膠樽轉廢為材,亦等於全港幾成的塑膠飲品膠樽總量。

 

順提,此創新回收設施在建築期間已預留天台設置20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支持可再生能源。整體來說,可謂減廢又減碳,配合香港邁向碳中和。

 

總括而言,政府正多管齊下透過多元方式並善用創科,例如試用各式智能回收箱(Smart Recycling Bins)以乾淨收集可回收物,包括家居廚餘、飲品膠樽,支持業界及社區組織等加強本地回收的中游及下游處理能力,同時提升整體回收鏈的量與質。

 

如同回收業界人士所言,近年來,在政府、商界及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般的回收意識及行為已成形。而進展至今,當前回收鏈的瓶頸主要關乎大家在上游分類乾淨回收的配合程度。故此,請大家日常「揼少啲 慳多啲 識回收」,包括於源頭分類以支持各類乾淨回收,好讓大家的可回收物在本地上、中及下游可貨如輪轉,於本地回收鏈中可轉廢為材,撐循環經濟,包括再工業化,並且締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

 

無論是「綠在區區」的智能新「孖寶」、是月推出的全城回收6倍賞,甚或即將開展的入樽機第二期先導計劃等項目,都在致力結合合宜的創新和科技,支持更多市民大眾創新同行,養成乾淨回收好習慣,甚至樂在其中,用雙手樂助地球減廢又減碳,保護只有一個的地球,支持香港邁向碳中和。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