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積極學習金融科技

2017年12月24日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

近日有一宗新聞吸引了我的眼球,就是將於明年2月在韓國平昌舉行的冬季奧運會,聖火已經從上月起由7,500名火炬手在韓國傳遞,而其中一棒,便是首創由機械人來負責。其實新科技時代經已來臨。沒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3D列印等新興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席捲全球,可謂蒸汽機、電力和電腦技術引發的前三次工業革命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在這個大環境下,如果我們細看金融行業,因為金融科技顛覆性甚強、而且有去中介化的特徵,不少傳統的職位會有被取替的危機。不能適應這些變化的從業者將會被淘汰。與此同時,金融科技越趨成熟也意味着新的工種的出現,我們應該抓緊這些嶄新的機遇。當創新科技日新月異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積極學習、不斷增值、與時並進,務求先知先覺,走在瞬息萬變的科技革命的前端。

 

首先,我們需要鼓勵終身學習,加深一般市民大眾對金融科技的認識。因此,我很高興看到香港大學將於明年3月開辦亞洲第一個以金融科技為主題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MOOC),讓學界和業界的講者透過六個星期的課程免費向所有有興趣了解金融科技的人士講解這方面的最新發展。

 

如果決心加入金融科技這個行業,大學生可以選修中文大學和理工大學於今個學年起推出的金融科技課程,分別是金融科技學工程學士學位課程和金融科技(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

 

金管局與應科院也透過「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超過100個實習機會,為期六個月或一年的職位分布在金管局和12間銀行。據了解,這個計劃在未來更會提供於深圳企業的實習機會,讓香港的學生可在暑假到騰訊、微眾銀行和平安科技等公司學習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發展。

 

除此之外,數碼港為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的一個理想平台,園區目前已經有200多家金融科技企業及公司進駐。數碼港Smart-Space的金融科技專區已於2016年底全面啓用,提供超過4,300平方米的空間。同時,數碼港亦以金融科技為主題,連同六所夥伴大學,連續第三年推行青年創業計劃,今年就安排了19支參賽隊伍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院參加為期一星期的創業營,而由評審團選出的12支隊伍,更獲得港幣10萬元種子基金。

 

當然,已經從事金融科技的從業員也有透過持續進修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的空間。以金管局的「網絡防衞計劃」為例,計劃就包括專業培訓的一環,為網絡安全從業員提供本地專業培訓課程及認證。首兩次的培訓課程已經由香港銀行學會於今年5月及10月至11月推行。同時,近日亦有業界機構將英美的金融科技考試制度引入亞洲地區,並以香港作為首個試點,接受持有學位人士、有工作經驗人士或於金融機構工作的科技從業員參加。

 

我在過去幾個月穿梭大大小小與金融科技相關的活動,參觀了孕育初創企業的孵化器,頒發了獎項給有潛力的金融科技公司,並在倫敦見證了香港與英國政府簽訂的「金融科技橋樑」協議。無論是在發展金融、促進科技還是推動金融科技,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人才,我願意和大家一起,積極學習金融科技,探索機械人所不能取代的角色和機遇。

 

(以上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12月2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電子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