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自資專上院校儲備用途多

2016年05月19日

none

教育局

近日有個別人士對行政長官在2015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開辦的社區學院須認真檢討財政狀況,並盡量將盈餘以不同方式回饋學生的成效表示質疑。我們冀能闡述有關情況,讓公眾有全面了解。

 

首先,我們希望指出,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為本地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學機會,對培育香港所需人才有一定貢獻。有關院校所開辦的本地專上課程,亦具質素保證。

 

正正因應行政長官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所提出的關注,院校更明白需要就其財政狀況提高透明度,並積極回應了院校如何將盈餘(如有的話)以不同方式回饋學生。

 

正如教育局在2016年5月18日答覆的一條相關立法會問題時指出,個別院校的財政情況為學院的整體財政情況,當中包括營運自資副學位課程以外的課程,所涉及的財政儲備或經多年累積。例如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累積盈餘為該學院過去51年來累積的整體盈餘,包括自2001年起營辦的高級文憑課程和自1965年起營辦的其他課程;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情況亦類似。與此同時,有個別院校在2014至15財政年度錄得虧損甚或有累積虧損。

 

此外,有關社區學院或其他提供副學位課程的類似自資部門均為非牟利機構,雖然個別院校有累積盈餘,但這些院校均表示需要或將運用財政盈餘以改善校園設施、發展新校舍(例如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將於數年後搬離大學本部,累積財政儲備需要用於發展新校舍)、償還在政府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下的貸款(例如香港理工大學轄下香港專上學院須償還約6.41億元政府貸款,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須償還約2.05億元政府貸款)、加強教與學(包括對不同經濟需要的學生各方面的支援,如網上學習、實習/交換生計劃等)及/或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等,最終受惠的都是學生,而這正是本着「取之學生,用之學生」之原則,達致《施政報告》中希望有關院校將盈餘以不同方式回饋學生的目的。

 

另外,為了應付每年可能出現的波動及變數,以及未來數年中學畢業生數目下降,院校指出須有足夠儲備以維持運作。我們對此表示理解,亦相信不少社會人士明白在學生人數大幅減少的情況下,營運自資專上院校並非易事。

 

以上是教育局載於網頁的文章



就業創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