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從安老助弱看財政預算

2016年02月28日

none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

今年的財政預算持續在社會福利範疇大幅增加資源,為扶貧安老助弱注入新動力。讓我跟大家分享社會福利開支十年來的變化和主要分布,以及看一看財政預算案中的部分安老助弱新猷。

 

2016-17年度,社會福利的政府經常開支預算為662億元,較去年修訂預算的584億元增加78億元(13.4%),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預算19 %(去年是18.4%),僅次於教育撥款。相比十年前,政府用於福利服務的經常開支撥款總額已由2006-07年度約324億元大幅增加超過一倍(增加104.1%)。

 

現金援助一向佔社會福利開支的重要份額,因為社會上年老、體弱或生活面對困境的一些人,實在需要運用公共資源予以扶持。相比十年前,綜援和公共福利金計劃的經常開支,已由2006-07年度的232億元增加至2016-17年度預計的約420億元,開支增幅達81%;每年平均的受助人數亦由110萬5千人增至預計的約117萬9千人,增幅約6.7% (約7萬4千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十年間,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受助人由2006-07年度的526 888人大幅減少至2016-17年度預算的364 000人,減幅達30.9%。那邊廂,受惠於各項福利金計劃(未計傷殘津貼)的長者人數則預計由十年前的463 233人大增近五成至2016-17年度的681 000人,增幅達到47.0%,其中約44萬人領取本屆政府特地為有需要長者提供多一些支援的「長者生活津貼」,其他廿多萬長者則領取「高齡津貼」或「廣東計劃」下的高齡津貼。至於領取傷殘津貼的人數亦預計十年前的115 232人增加16.3%至2016-17年度的134 000人。由此可見,絕大部分的現金援助都是用於老人家和傷殘人士身上。

 

為了紓緩在職貧窮家庭的經濟困難,政府將於今年5月推出另一項重要的現金援助---「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向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在職家庭---特別是當中有兒童的---提供財政支援,計劃的重點是鼓勵自力更生和紓緩跨代貧窮。低收入津貼預計可惠及超過20萬個家庭共70萬人,當中約17萬為合資格兒童或青年。這項新猷預計從2016-17年開始增加政府經常開支29億元,並把貧窮率減少2.0個百分點(14.3%減至12.3%),相關的兒童貧窮率則估計可減少4.2個百分點 (18.2%減至14%)。

 

在服務方面,政府在2016-17年度投放在安老服務的經常開支約為74億元,其中約63%(47億元)是用於資助院舍照顧服務,而投放在社區照顧服務方面的資源為22億元。在新的財政年度,政府新增1億6,300萬元加強對長者的照顧,包括增加日間護理服務、增加資助安老宿位和提升買位質素。

 

加強支援社區安老是政府的持續政策方針,除了致力增加傳統的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名額,亦以多管齊下策略,嘗試以更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提供切合不同用家需要的服務。除了在新2016-17年度增撥資源增加168個日間護理服務名額,社會福利署已在11個發展項目內預留了地方興建新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單位,預計未來可新增540個日間護理服務名額。「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下的60多個項目如得以落實,預計可增加2,000個日間護理名額。「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第二期名額亦由1,200個增加至3,000個 (服務券可供使用者接受日間護理服務),計劃下大部分服務提供者為社福機構。

 

事實上,「錢跟人走」的概念,長遠來說可促進服務多元化,從而讓用家有更多和更好的選擇,亦可促進服務質素的提升。基於同樣理念,政府已委託安老事務委員會探討引入「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的可行性,並已預留撥款。若安老事務委員會認為可推行試驗計劃,有關撥款可用作在三年試驗計劃內發放3,000張服務券。政府亦會增撥資源和增聘人手,全面加強對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的監管。

 

政府近年不斷增撥資源加強康復服務,整體的經常性開支已由2007-08年度的166億元增至2015-16年度的286億元,增幅達72%。在2016-17年,有關的經常開支亦會進一步增加至301億元。

 

勞工及福利局、社會福利署(不包括綜援及福利金的相關款額)、勞工處和運輸署(復康巴士服務)在整體康復服務的經常開支亦由2007-08年度的28億元增至 2016-17年的57.5億元,增幅超過一倍。

 

正如我早前跟大家分享過,今年施政報告繼續提出一系列更深化和細化措施,為殘疾人士和其家人提供更到位的支援。且讓我舉兩個例子:一是支援有特殊需要兒童;另一是加強殘疾人士的交通支援。

 

現時社署為初生至六歲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6,825個資助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包括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及特殊幼兒中心。政府會繼續增加提供學前康復服務名額,未來五年預計可增加約1,100個學前康復服務名額。此外,「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亦預計可額外提供約3,800個學前康復服務名額。

 

有見及早介入對需要康復服務兒童的重要性,我們已率先透過獎劵基金撥款,由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分階段推行一項為期兩年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為就讀於普通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外展到校的康復服務。16間有經驗推行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機構統籌跨專業團隊為就讀於超過450間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超過2,900個康復訓練名額。除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外,跨專業團隊會為老師/幼兒工作員和家長提供專業支援。我們會全面檢討試驗計劃,以助確立若未來服務計劃常規化時的模式。政府已預留每年4億7千萬元經常開支,令這個到校服務在常規化時可分階段提供高達7,000個服務名額,務求能為有需要的兒童即時提供服務。

 

在交通方面,2016-17年度,政府擬增撥約1,880萬元資本開支,添購9輛新車和更換10輛車齡較高的復康巴士,使車隊的車輛數目由現時的147輛,增加至156輛。此外,政府會在2016-17年度撥款約6,785萬元資助復康巴士的經常開支,以進一步改善復康巴士的服務。預計新增的9輛復康巴士可增加約每年30,000服務人次。

 

除了添置9部復康巴士,政府擬為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及日間社區康復中心增撥1,820萬元的全年經常開支,以增加汽車司機和加強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及日間社區康復中心的巴士服務。政府並會向獎券基金申請撥款(預算約6,500萬元),為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及日間社區康復中心添置70多部16座位巴士,以加強這些服務單位為老齡化服務使用者提供的接送服務。全港58間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及4間日間社區康復中心約6,300名服務使用者將會受惠,充分體視為傷殘人士提供無障礙環境的精神。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2月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