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面對挑戰 化壓力為動力

2015年09月13日

none

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務)劉穎賢博士

在成長路上,同學時刻都會遇到新轉變,包括學業、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等,而新轉變往往帶來壓力。不過,壓力並非來自事物和處境本身。事物和處境會否對個人構成壓力,視乎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和處境。

 

面對壓力,有人會選擇退縮或者迴避,這些做法短期內可能有紓緩作用,但稍後壓力會再次浮現。與其整天受壓力困擾,同學們何不積極面對?

 

•同學應對自己有合理期望,不要對自己抱有過分要求。同學亦要接納自己也會犯錯,更重要的是多欣賞自己的長處和接納自己的短處。

 

•當遇有學習或適應困難時,同學可以找朋友、家人、老師、學校社工或其他適當對象傾訴。這樣既能疏導情緒,也能協助自己整理思路,更仔細地分析情況,早日解決問題。

 

•同學可以嘗試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避免「非黑則白」的極端思想。同學亦不妨回想以往成功的事例,告訴自己:「我也可以做到!」或「情況會好轉!」

 

•我們應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經常做適量的運動(例如緩步跑、游泳、踏單車)。當同學受壓力困擾時,可以嘗試有節奏地慢慢呼吸、舒展筋骨、放鬆肌肉、默想或暫時拋開煩惱等,這些方法都有助調節心境,紓緩壓力和抗衡情緒低落。

 

其實,教師和家長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對學生處理壓力尤其重要。

 

家長可主動關心子女的感受,每天多抽時間與他們傾談,討論學校生活,了解他們在學習和與人相處的情況,並給予適時與適切的安慰和支持。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建立他們的自信,並教導他們與人相處之道,幫助孩子面對壓力、學習有效管理情緒,分析及運用解難的方法,並在有需要時主動尋求協助。家長要了解子女的實際能力和需要,透過與子女一起討論,共同訂立具體可行的學習目標。

 

教師可加強培養同學注重身體及精神健康的意識,鼓勵學生互相支持、互相接納。

 

•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能幫助學生勇於面對困難。我們可透過生命教育或安排適切的生活體驗,讓學生提升自己的能力感和信心,從中掌握抗逆力、正向及多角度思考和解難能力。

 

•我們可以為學生安排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工作坊或講座,讓他們認識自己的強項,加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師不妨主動了解學生的感受及學習的困難,並一起討論共同面對和跨越困難的方法,可減低他們對應付新轉變、新挑戰的憂慮。

 

•當壓力無法紓解時,通常會出現一些壓力警號,例如會表現出悶悶不樂、焦慮不安;思維及態度會出現消極的想法;對身邊事物不再感興趣等。若一旦發現學生出現壓力警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即時向專業人員如輔導人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尋求協助。

 

(以上是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務)劉穎賢博士9月13日在教育局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



香港青年服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