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滬港合作 共創雙贏

2014年12月06日

none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尊敬的周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張會長(中國香港(地區)商會-上海分會會長張偉恩、各位嘉賓:

 

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興今天來到上海出席「滬港合作高峰論壇」。論壇以「新領域、新機遇」作為主題,正好展示了滬港兩地愈來愈廣闊的合作空間。

 

我特別感謝中國香港(地區)商會-上海分會、特區政府駐上海經貿辦事處(駐滬辦)以及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共同舉辦今天的論壇,並得到了上海市工商聯合會的支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探討滬港合作的平台。

 

中國香港(地區)商會-上海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努力團結和凝聚在上海的港商,並充當滬港兩地的橋樑紐帶。香港商會一直跟我們的駐滬辦和貿發局合作無間,今天的高峰論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滬港合作

 

滬港兩地的合作由來已久。香港的商界和專業人士一直積極參與上海的建設和發展。上海和香港都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會。近年,上海市在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香港特區也全面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離岸人民幣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

 

在兩地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與上海一直保持密切的經貿往來。香港一直是上海的最大外資來源地。在2013年年底,香港在上海市的投資項目累計超過2萬2,000個,合同金額達到966億美元。另一方面,有很多上海企業看準香港的優勢,利用香港作為融資和拓展海外業務的平台。直至2014年8月,上海在香港的投資項目累計超過550家,投資總額為88億美元。在香港上市的上海企業有93家,市值超過9,800億港元。

 

在政府層面的合作方面,「滬港經貿合作會議」機制為兩地政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渠道,促成多方面的合作。2012年在上海舉行的第二次會議,在九個合作範疇達成了共識,其中涵蓋商貿投資、旅遊會展、創新科技、文化創意、專業人才、醫療等方面。同時,兩地也簽署了四份合作協議,包括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和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簽訂,關於加強商貿合作的協議。這個協議對於促進CEPA的實施、加強對兩地企業「走出去」的理念、以及增進滬港服務業合作等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也計劃探討進一步擴大滬港兩地在商務的多方面合作,一方面為港商尋求更大的機遇,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支援上海的商貿發展。

 

服務業一直是兩地合作的主要領域。服務業在上海的GDP(本地生產總值)佔有很大的比重(註)。我了解到上海市政府近年也積極推動服務業的發展。香港的服務業發展成熟,佔本地生產總值93%以上。現時在上海,也匯聚了一群具備豐富管理經驗的香港專業人才。他們擁有國際視野和市場推廣經驗,能夠應對不斷轉變的市場需求。他們也對國情有深入了解,能夠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我相信兩地在現代服務業和專業人才交流方面,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上海以至內地企業可以利用香港的人才、經驗和國際聯繫,以香港為「試點」,提升本身的競爭力,更好的跟國際接軌,在世界市場上開展業務。

 

「滬港通」

 

滬港兩地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有非常多的例子,近期最受大家關注的就是打通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的「滬港通」。今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建立「滬港通」機制。到了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啓動。

 

這是一個創新的合作模式,也打通了香港與上海的證券市場,有助深化和擴闊兩地資本市場。「滬港通」能夠提升上海市場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促進市場成熟穩步發展,對香港來說,也有助促進香港與內地市場的融合,進一步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並在過程中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今後在內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香港可以繼續充分發揮獨特的地位和優勢。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試驗區)

 

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一周年,我們見證了上海邁出了改革開放的重要一步。自貿試驗區對外資企業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以及負面清單管理,並公布了多個擴大服務業領域開放的措施,進一步提升了上海在服務業的對外開放。

 

香港各界對自貿試驗區的發展也非常關注。試驗區內的服務業開放措施涵蓋了會計、醫療等香港擁有優勢的服務行業。有很多香港企業已經積極參與試驗區的建設,主動把握投資新機遇。根據官方統計,在自貿試驗區新設立的外資企業中,來自香港的投資位列第一。直至2014年9月底,自貿試驗區掛牌後有接近750家港資企業落戶,主要為租賃和商業服務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的公司,佔同期外資企業總數超過40%。

 

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上海一直是港商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門戶。我們非常鼓勵香港企業善用CEPA,把香港的人才、技術和海外資金引進內地。我們可以透過更多的交流和溝通,在CEPA和《滬港合作協議》的平台,積極開拓更多優勢互補的合作領域,配合國家的整體發展。

 

內地在二○○三年與香港簽訂CEPA,其後再簽訂了十份補充協議。在貨物貿易方面,符合條件的港商,可以零關稅優惠將貨品進口內地,大大增加了香港產品在內地市場的競爭力。直至今年10月底,已經有1,790種香港原產地貨品享有零關稅進入內地。

 

在服務貿易方面,到了《CEPA補充協議十》,共有403個服務貿易開放措施,涵蓋範圍廣泛,包括銀行、旅遊、建築、法律、醫療、會計等多個香港發展成熟的行業。內地在很多CEPA下的服務領域給香港服務提供者的市場准入條件,較在世界貿易組織對其他外國投資者所作的承諾更為開放。我們鼓勵港商把握機會,積極利用CEPA,到內地開拓業務。當中,上海的服務業發展迅速、市場潛力龐大,是港商不能錯過的選擇。另一方面,香港企業也可以透過與內地企業合作,對內地包括上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過去幾年,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部委緊密溝通,積極爭取內地逐步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對香港開放市場,期望落實兩地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目標,讓香港具備優勢的服務業能把握先機,以優惠的條件進入內地市場。

 

創新科技發展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香港在推動科技發展方面的一些工作。

 

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中央政府明確支持發展創新科技,培育新興產業。在這方面也為香港締造了很多機遇。香港擁有很多具備國際市場經驗、敢於創新和創意的科技人才。透過與內地緊密的合作關係,我們可以配合國家的發展步伐,加強與內地的技術合作交流。

 

香港特區政府正在推行兩個很有意思的項目,第一,支援新創企業和第二,推動知識產權貿易。這兩個項目的目標是培育創意,推動創新。

 

在過去兩、三年,越來越多新創企業在香港成立,有本土企業,也有內地和外國企業。現在香港已經有超過1,000家新創企業。新創企業租用的共用工作空間數目也在三年之內增加十倍。這些新創企業為我們整體經濟帶來靈感、創意、人才和科技。

 

為了幫助這些新創企業,我們推行了很多支援措施。比方說,在香港科學園和香港數碼港,我們有不同的培育計劃,為新創企業提供全面支援,包括比較便宜的辦公室、專業指導和市場推廣支援等。此外,新創企業也可以申請我們創新科技署和工業貿易署推出的各項中小企資助計劃。

 

從2013年開始,我們也推行了一個新的計劃,名為「StartmeupHK創業計劃」。這個計劃的目標是吸引內地和海外優秀的新創企業來到香港,製造機會給創業家互相連繫和學習,從中尋找商機。同時,計劃也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大型風險基金和天使基金,讓他們留意香港科技產業的發展和成績,增加有潛力的本地新創企業取得私人投資的機會。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計劃讓新創企業更好利用香港的優勢。香港在金融市場和專業服務方面有非常好的優勢,可以為新創企業提供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基金以至上市集資等一系列的融資渠道。

 

新創產業是推動創新、創意的一股重要力量。除此以外,知識產權的保護、貿易和管理也能夠鼓勵創新。在過去20多年,我們看見知識產權的需求,在亞洲特別是在內地正在不斷增加。2012年,在知識產權主要類別包括專利、商標及工業設計方面,內地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多申請的國家。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知識產權供應者和使用者。

 

香港作為一個全球主要的貿易經濟體和金融中心,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成為亞洲區內的一個重要的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去年,我們成立了知識產權貿易工作小組,主力推動下面四個範疇:

 

第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這裏包括成立「原授專利」制度,和確保我們的知識產權制度符合國際標準。我們會鼓勵本地、內地和外國的優質發明。

 

第二:支援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使用。這裏包括支援企業及研發行業、創意產業和知識產權使用者,鼓勵創造、使用和知識產權商品化。

 

第三:促進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這裏包括提升知識產權估價、融資、保險、仲裁及調解,以及盡職調查和配對服務等中介服務。我們希望培育知識產權的專才,建立優秀的社群。

 

第四:促進知識產權的推廣、教育和對外合作。我們會向海外持份者強調香港作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優勢。同時,我們也會提高企業對知識產權的認識。

 

我們歡迎上海的科技人才來到香港創業。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營造有利環境,積極推動滬港兩地合作,促進創新、創意產業的長足發展。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擁有自由經濟體系、獨立司法制度、國際化環境、簡單稅制,以及具有國際視野和水平的專業人才。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有「國內」的特點,也有「境外」的特色,多年來都是內通外連的平台,也是國內和國外之間的「超級聯繫人」。

 

香港長久以來的繁榮發展,都有賴中央政府及各界的支持。在香港回歸祖國十七年間,在不同的經濟領域,我們都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同時要感謝業界和專業人士,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多年來的努力和貢獻。我也要感謝不同地方的香港商會及團體,團結港商,並為他們提供支援。

 

我相信香港的經驗和人才,可以為上海的建設、發展和進一步開放出一分力。上海的進一步開放,不但為上海帶來發展和繁榮,同時給香港的業界營造了大量的商機。我相信兩地可以善用各自的強項,充分發揮互補的優勢,共創雙贏的局面。

 

最後,祝今天的論壇成果豐碩,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註: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上海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一萬3445.07億元,佔上海市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62.2%。

 

(以上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12月6日在上海出席「滬港合作高峰論壇─新領域、新機遇」的致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