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Twitter Sina Google Plus

林鄭月娥:讓少數族裔學好中文

2014年03月16日

none

政務司司長、扶貧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

3月21日是聯合國「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目的是要喚起社會大眾對種族歧視問題的關注,呼籲大家共同維護種族融和與平等。我今日出席了平等機會委員會及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慶祝「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的活動,並藉此交代本屆政府進一步支援少數族裔的工作。 

 

香港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亞洲國際都會。在2011年,少數族裔人口達45萬,扣除外籍家庭傭工後的人口近20萬,較十年前上升超過20%。他們大多數已經在香港落地生根,甚至是在本港土生土長,對香港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 

 

行政長官在他的競選政綱中,提出要檢討現行政策,減少隔閡,促進少數族裔居民融入香港社會,包括提供中文學習支援。大家或許都留意到,行政長官首兩份《施政報告》的封面,都有少數族裔的面孔,而行政會議成員中,有兩位曾擔任過平機會主席,因此政府內部在討論如何更好協助少數族裔時,大家都是很熱烈和投入的。我上任政務司司長後,亦多次探訪少數族裔人士及服務中心,了解他們的需要,從而協助行政長官制定適切政策,落實他的競選承諾。 

 

在本年1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提出了一系列「扶助少數族羣」的新措施,從教育、就業、社區支援等多方面着手,希望幫助少數族裔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及新來港者,順利融入社會。我欣悉不少多年來關注少數族裔人士權益和福祉的機構(包括融樂會及樂施會)都對這些措施表示歡迎。 

 

香港超過九成人口是以中文作為第一語言。少數族裔要順利融入本港社會,中文語言能力是關鍵。扶貧委員會轄下的特別需要社羣專責小組幾天前詳細討論了《施政報告》中支援少數族裔學習中文的措施,並讚賞教育局在這方面的努力。我感謝專責小組過去一年多的積極參與。趁我們快將迎來今年的「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我想介紹一下政府當局如何落實執行這些措施,並呼籲教育界和少數族裔家長積極配合和支持。

 

目前大約有15,600名非華語學生就讀本港的公營及直資學校(小學:8,200名;中學:7,400名)。經考慮專責小組的意見後,教育局制定了一套「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簡稱「學習架構」),幫助非華語學生(包括少數族裔學生)解決學習中文時面對的困難,提高學習效能,以期促進他們盡早銜接主流課堂,而非為非華語學生預設一個內容較淺易的中文課程。我們深信在適當的支持和充足的配套下,非華語學生與華語學生可享有同等學習中文、達致同樣水平的機會。我留意到教育局建議透過小步子、有系統和密集的學習模式,務求讓少數族裔同學學好中文。 

 

與此同時,我們明白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及需要。因此,我們會繼續資助合資格非華語學生考取其他國際認可的中文資歷,亦會由下學年開始在高中分階段提供應用學習(中文)科目,內容與資歷架構第一至三級掛鈎。非華語學生可在高中時決定報考香港中學文憑(中國語文)考試,或選擇應用學習(中文),及/或考取其他國際認可的中文資歷,以銜接多元出路。肄業離校的非華語學生亦可受惠於發展中的職業中文課程。 

 

為落實「學習架構」,我們會提升相應的配套支援。教育局會推出專業進修津貼計劃,讓教師取得教授「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相關資歷;亦會為教師們提供更多教授「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培訓課程、工作坊以及經驗分享機會,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及教學成效。

 

我們亦會為學校投入2億元額外經常撥款。我們已於本學年取消所謂「指定學校」的支援模式,向所有取錄10名或以上非華語學生的學校提供額外經常撥款,並會在下學年起增加撥款,讓學校根據「學習架構」為不同學習進度的非華語學生訂定適切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策略,並建構共融校園,加強與少數族裔家長的溝通,從而鼓勵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我們亦會為學校提供多元專業支援服務。此外,學校可按需要靈活調撥資源,在課堂內及/或課後支援學生學習中文。同時,我們亦計劃開始因應特殊學校的情況,為取錄6名或以上非華語學生的特殊學校提供額外經常撥款。

 

至於取錄少數非華語學生(即1至9名)的學校(或少於6名非華語學生的特殊學校),它們可按需要向教育局申請撥款,以提供多元課後中文支援。

 

教育局會邀請專家制訂評估支援非華語學生措施成效的研究框架,審視支援服務的質素及成效,不斷完善有關措施。

 

上述措施要取得預期成效,須得到個別學校校長的精心領導、老師的專業投入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扶貧委員會會繼續跟進相關政策局的工作,我亦歡迎關注少數族裔福祉的機構發揮他們的監察角色,確保措施能有效推行。

 

就讓我們一同努力,為少數族裔融入社會提供更好的支援。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扶貧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3月16日在扶貧委員會網誌發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