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Twitter Sina Google Plus

黎棟國談內地人來港政策

2014年02月14日

none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

主席:

就議員的發言,我扼要回應如下:

人才入境安排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香港必須增加我們的競爭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來港發展,在知識型經濟的發展中繼續爭取領先的地位。吸引外地人才來港不單可推動經濟、貿易增長,更可帶來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

鍾國斌議員提到可否將部分未用的單程證名額撥作輸入內地人才。由於兩者性質及目標均不同,後者是輸入香港缺乏的人才,前者是家庭團聚,所以要分開處理。政府有獨立的政策處理輸入內地人才,包括在2003年推出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2006年實施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以及2008年推出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或回港就業計劃,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及非本地畢業生留港計劃並無名額限制。以2011至2013年為例,前者每年平均有八千多人來香港,後者亦每年平均有七千人,比「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所吸引的數字為多。

香港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取決於多項因素,例如本地的生活質素、就業及創業機會。特區政府會維持一貫的開放入境政策,便利全球各地的人才來港。2013年,入境事務處共批准了超過四萬五千名海外及內地專才及畢業生的就業申請。我們會不時檢討相關入境計劃的安排,以確保計劃配合香港的整體發展。此外,因應香港的人力資源需求,我們會加強向外宣傳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包括透過駐內地及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推廣署、貿易發展局和相關機構及團體在各地舉辦推廣活動,以吸引更多高質素的人才來港發展。

單程證制度

儘管單程證制度並非輸入人才政策,單程證人士融入香港後,亦可以為本地注入一定的人力資源。根據2001和2011年人口普查中關於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的主題性報告,新來港人士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均有上升趨勢。例如,15歲及以上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有中學或以上教育水平的比例由2001年的68%上升至2011年的85%,而教育水平達大專程度的新來港人士由2001年的6%上升至2011年的16%。另一方面,有成員為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的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亦由2001年的12,050元上升至2011年的14,070元,升幅達20%。

近年在港登記的婚姻中,約三成半屬中港婚姻。內地配偶可在結婚四年後,申請單程證來港與家人團聚。合資格的港人內地超齡子女亦正按序申請單程證來港,與親生父母團聚。可見內地居民有需要繼續透過單程證制度,有秩序地來港與家人團聚。事實上,長期以來,為數不少在內地有至親的港人要求加快他們合資格的親人來港定居,家庭團聚。入境處和保安局不時收到各議員辦事處、協助新來港人士的非政府組織提交個案,要求協助市民的內地至親早日來港。現時的單程證制度可以讓這些港人內地家人有秩序地透過公開、透明的方法來港團聚,同時確保醫療、房屋、福利及教育等配套措施能適切地配合他們來港定居的需要。持單程證人士來港定居前,他們是港人的至親,來到香港定居之後,他們更加是香港的一分子。特區政府要做的,是繼續為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提供適切的服務,亦呼籲社會各界一齊發放正能量,協助他們盡快適應香港的生活、融入社會及建設香港。

范國威議員要求收回單程證的審批權,我再一次重申,基本法規定單程證的受理、審批及簽發,屬內地當局的職權範圍。在家庭團聚的政策目標下,內地當局為單程證制度訂下公開和具透明度的審批準則。在情理及法律上,並沒有理據改變行之已久的單程證制度或內地主管部門的單程證審批工作。

再者,審批權與來港人數並無直接關係。現時透過單程證來港的,是為了家庭團聚。在此政策目標下,即使由香港審批申請,只要分隔兩地的中港家庭數目不變,對單程證的需求就不會減少。

擴展醫療輔助隊少年團

主席,接下來我想回應陳志全議員,關於在保安局範疇下,對培育青少年接觸非華裔社群這類工作的負面看法。我是完全不能夠認同,我必須明確指出,對青少年工作的目的是甚麼。

青少年是香港社會的未來棟樑。我們必須在他們的成長階段,積極協助他們建立良好品格、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服務大眾的精神。因此,特區政府決定於下一個財政年度投入更多資源,擴展制服團隊的青少年團培訓,包括少年警訊及醫療輔助隊少年團。

我們將於下一個財政年度起擴展醫療輔助隊少年團,目標是在五年內將該團的人數由一千名隊員增加至三千名。我們希望少年團能吸納更多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青少年,透過紀律訓練、實用技能的學習及群體活動,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和領導才能,培育他們的責任感和服務社會的精神,日後為社會作出貢獻。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於2011年成立,為12至17歲青少年提供各種以醫護常識為核心的訓練和團體活動。除紀律訓練、領袖訓練、人際及溝通技巧及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外,還集中提供急救知識及與醫護服務相關的培訓,故其服務性質和其他紀律部隊屬下的制服團隊的訓練有所不同。

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是以社區為本位,並提供免費的制服及裝備。由於財政資源為基層家庭的青少年選擇參與課外活動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上述的安排有利醫療輔助隊少年團在社會上吸納來自不同階層的青少年,讓他們能走在一起,接受有關的輔導和培訓;在提高他們的技能的同時,亦促進不同社會階層的溝通和融和。

加強少年警訊活動

警方會繼續深化少年警訊的網絡,為青少年策劃和提供更多樣化的體能、紀律及團隊建立訓練,以建立青少年的自信心,培育他們的領導才能、自律性格、責任感和服務社會的精神。

支援非華裔社群

在港居住的非華裔人士人口不斷增長。他們有時因為語言及溝通問題而未能掌握警政服務。警方透過不同活動,加強與非華裔社群的聯繫,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同時宣揚反罪惡的信息,合力打擊罪行。

警隊在來年會進一步加強鼓勵非華裔青少年參與少年警訊,協助他們發展健康身心,目標是在五年內將非華裔少年警訊會員數目由目前的1,900名增加至2,500名。

警方亦已在多個警區籌劃各式各樣的活動,包括定期探訪非華裔社群,並在14個警區推行社區聯絡助理計劃,透過聘用非華裔人士擔任社區聯絡助理,向他們宣揚反罪惡的信息,了解他們的需要。在防止罪案的同時,建立社區關係。

耆樂警訊

隨着長者人口的增長,我們有需要主動加強與長者的溝通,提升他們的防罪意識,避免長者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各警區已加強以長者為服務對象的活動,提升長者對各類騙案的防範。此外,警方會以少年警訊作藍本,於今年年初全面推行「耆樂警訊」計劃,以提供一個有效平台,加強警方與長者之間的溝通,並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與長者建立滅罪夥伴關係,宣揚防罪信息和提高長者的道路安全意識。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請議員支持今年的施政報告。

 

(以上是保安局局長黎棟國2月14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四節:人口、青年、教育、人力、藝術及文化,以及體育)辯論的致辭全文。)



2014施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