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Xanga

曾俊華籲議員盡快通過樓市措施

2013年08月04日

none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這個星期我訪問武漢和長沙三日,星期五晚上返港。現時,華中地區的氣溫高達攝氏40 度,讓我親身感受到暑假已經來臨。踏入8月,趁立法會休會期間,我會在月中休假兩個星期,見見在外地的親人。
 
議員拉布  強人所難
 
   過去一個立法年度,最令我難忘的,肯定是立法會大會用了133.6小時、前後橫跨六個星期,才通過《撥款條例草案》。這次「拉布」沒有人得益,市民、政府、立法會皆成為「輸家」。我希望經過這次「拉布」和近期社會上的一些討論,可以令市民和議員明白,政府用錢是有一定的程序,財政必須配合政策,政策必須具體、顧及執行配套,並有社會共識。希望議員日後不要再强人所難,以「拉布」的方式,要求我們本末倒置地用財政預算案推動一些未有社會共識、配套未成熟的建議。
 
   最令我欣慰的,是立法會趕及在今年暑假休會前,通過四個關於金融和財政的重要法案,包括為伊斯蘭債券提供稅務架構的法案,可以促進伊斯蘭債券的發行,有利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把信託相關法例現代化的法案,可以提高香港在拓展信託業務的競爭力;優化全面性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下的稅務資料交換安排的法案,令有關安排符合國際標準;以及落實預算案建議的稅務寬減措施的法案。這些法案雖然比較技術性,但對業界和納稅人很有幫助。我感謝議員在審議這些法案時,給予我們不少有用的意見。
 
樓市法案  令人擔心
 
   另一方面,最令我擔心的,是兩個實施樓市需求管理措施的法案,距離立法會三讀通過,仍然遙遙無期。我們在去年10月26日推出「買家印花稅」及加強「特別印花稅」。相關的法案委員會至今已經舉行了12次會議,但仍未開始對草案條文,進行逐條逐句的詳細審議。至於我們在今年2月22日推出的「雙倍印花稅」,相關的法案委員會開了四次會,更在第二次會議上,通過沒有約束力的動議,要求政府撤回相關法案。
 
   市民可能會覺得奇怪,這三項大家俗稱「辣招」的措施,不是已經生效嗎?為何立法會仍未通過,反而要求政府撤回呢?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規劃這些涉及樓市敏感資訊的措施時,必須高度保密,不能在公布前先諮詢立法會議員,更不可能事先得到立法會通過。另一方面,這些措施必須在公布後隨即實施,否則很多人會趕在措施生效前匆忙作出買賣決定。所以,我們只能向立法會建議,在日後通過相關法案時,把生效日期追溯至我們公布措施的翌日。期間,政府沒有法定權力按有關措施收取額外的印花稅,只能記錄有關的交易,待立法會通過法案後才追收有關款項。
 
市場支持  樓市措施
 
   大家可能會問,如果政府還未有法定權力實施「辣招」,為何市場已經一定程度上被「辣招」冷卻,成交量下跌,樓價只升不降的預期也有所改變呢?我認為這完全是講個「信」字。市場普遍相信大多數立法會議員認同樓市出現不理性亢奮,相信他們會支持政府的措施。由於市埸有這樣的預期,所以即使「辣招」未通過立法會,它們已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我擔心的是,議員遲遲未完成審議相關法案,巿場可能會漸漸懷疑立法會不想支持這些「辣招」,令樓市再次出現非現性亢奮。
 
   據我了解,除了幾位來自商界的議員外,法案委員會大體上仍是支持三項措施,部份委員只是希望為港人擁有的公司和慈善團體爭取豁免。我在6月已經解釋過,豁免港人公司會造成漏洞,大大削弱這些需求管理措施的效力,可能令樓市再次熾熱,即使加入複雜的限制股權轉售機制,好處也只是讓少數港人可以用公司名義買樓,得到一些資產管理上的便利。豁免港人公司的利弊,實在不成比例。
 
提供豁免  削弱效力
 
   慈善團體接受物業餽贈已經可以獲得豁免,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要為慈善團體購買物業提供豁免,便須要有複雜的機制區分物業交易的性質,因為按現行法例慈善團體可以從事一般商業活動,但從中所得的利潤一般不會獲得免稅優惠。其實,慈善團體須要非常謹慎地運用捐款,現時樓市風險非常高,應否豁免慈善團體購買物業,很可能只是學術討論。
 
   現時樓市正處於非常時期,市場失效,形成非理性亢奮。這些非常措施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亢奮的情況暫時略為得到冷卻。如果我們前一段時間,沒有推出這些措施,相信現時樓市只會更加亢奮,形成泡沫,一旦美息上升,樓市泡沫爆破,出現大量負資產業主,衝擊金融體系,對各行各業尤其是物業代理的負面影響,將更深遠。
 
   總括而言,有意置業的朋友,包括慈善團體及希望以公司名義置業的人士,必須注意樓市風險,考慮自己的實際需要和情況,小心評估是否必須一定要在現時入市場。
 
   我也再次呼籲各位議員在暑假後,盡快完成審議並通過兩個法案,避免市場對三項需求管理措施的法律地位產生懷疑,也讓政府有權力在合適的時間,調整這些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令樓市處於不同的周期時,仍能維持健康平穩發展。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8月4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1823 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