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Xanga

中央擴大在港發債規模

2012年06月21日

none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在去年公布的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到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並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最終成為國際貨幣這個進程中,香港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港澳部分單獨成章,內容強調中央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於去年8月訪港期間,宣布一系列支持香港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下金融發展的措施,包括把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作為一項長期的制度安排,並逐步擴大發行規模。在支持發展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方面,中央亦作出了重要的宣布,允許內地企業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增加赴港發人債的內地金融機構主體和擴大該等機構發債的規模。
 
     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憑着獨特的地位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
 
     要成功將人民幣推展成國際貨幣,離不開擴大人民幣作為結算、投資、融資和國家儲備貨幣的需要。
 
     以下我想說說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在人民幣結算、投資和融資方面的發展。
 
最大人幣融資中心
 
     自去年起,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於2011年,內地以人民幣結算的外貿金額為20,810億元人民幣。而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總額為19,150億元人民幣,是2010年全年交易總額的五倍。
 
     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提供有效的市場基建和金融平台,讓人民幣資金能夠有效融通。這包括「外循環」:即人民幣資金在香港和海外地區之間的循環,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我們正利用香港的「外循環」金融平台,把人民幣推到國際市場。
 
     在全球最大規模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的基礎上,香港已成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融資中心。香港是內地以外第一個發展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地方,首筆人民幣債在2007年7月發行,2007年全年發債共100億元人民幣。在2008、2009、2010年發債額分別為120億元人民幣、160億元人民幣及358億元人民幣。在2011年,發債總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為2010年的三倍。今年首五個月已有40筆人民幣債在香港發行,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0%;而發債總值為40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升約40%。
 
     發債體類別方面,亦由最初只包括內地金融機構,擴展至全球各地的企業和國際金融機構,例如美國的麥當勞和卡特彼勒、歐洲的聯合利華和大眾集團、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
 
港發人債意義重大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去年8月訪問香港期間,公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措施中,包括穩步擴大內地機構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模至500億元人民幣,當中內地金融及非金融企業各佔250億元人民幣。金融機構方面,10家境內銀行已獲內地有關部門批覆同意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在2012年,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交通銀行及東亞銀行(中國)已在香港發行了共125億元的人民幣債券。
 
     非金融機構方面,寶鋼已完成在香港發行65億元人債,而發改委則在今年4月批覆餘下部分(即華能國電、中國大唐集團、中國五礦集團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到香港發行共185億元人民幣債券),這些企業將陸續在香港發人債。
 
     作為一個擁有世界級集資能力及匯集國際資金及人才的金融中心,香港可以為國際及內地企業進行人民幣融資,推進人民幣成為國際融資和投資貨幣。國債的發行為企業發行不同年期的債券提供孳息基準,對債券市場發展至為重要。
 
     今年財政部第四次在香港發行國債,規模230億元人民幣,是中央政府落實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去年8月訪港帶來一系列支持香港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下金融發展的措施之一,充分體現中央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230億元人民幣國債在規模上較去年發行的額度為高,更首次有15年期國債供機構投資者選擇,有助為香港的人民幣長債定下孳息基準。
 
     今年發行的人民幣國債,首次特別配售予海外中央銀行,以滿足其他國家用人民幣作為其儲備貨幣的需求。中央利用香港的平台,讓外國央行認購人民幣國債作為國家儲備,意義重大。這不但有助推展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更讓人民幣走向國際邁進一大步。
 
人幣推向國際市場
 
     剛才我提到人民幣的「外循環」,讓我們把人民幣逐步推向國際市場。
 
     事實上,人民幣的「內循環」,即讓離岸的人民幣資金池有秩序及可控地回流內地,對推動人民幣的離岸市場,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同樣重要。人民幣在離岸市場沉澱後,需要透過外國直接投資或者以在岸資本市場投資的方式,尋找回流在岸市場的途徑。
 
     去年8月,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宣布的多項金融措施之一,是容許境外企業使用人民幣作境內直接投資,打通了離岸匯聚的人民幣資金回流內地的渠道,為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提供出路,刺激銀行和企業更積極對外籌集人民幣資金,作多種人民幣融資和貸款活動。
 
     說到人民幣的「內循環」,不得不提的是去年12月公布的RQFII(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試點辦法,讓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以人民幣投資內地的債券和股票市場。中國證監會今年4月進一步擴大RQFII的投資額度,並允許試點機構用於發行人民幣A股ETF產品,投資於A股指數成分股並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這不但可讓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證券買賣,更增加了本港投資者的人民幣計價產品的選擇,從而推動本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
 
     由此可見,兩地的財政金融合作,對推動人民幣業務的發展至關重要。展望將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與內地的財政金融合作。國家財政部把在香港發行國債作為一項長期的制度安排,並逐步擴大發行規模,正好體現中央政府對深化兩地財政金融合作的大力支持,這對促進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為發展中的人債市場打下了一支強心針。
 
香港作試驗田角色
 
     中國在外匯尚未可自由兌換之際,推行人民幣國際化,此舉在金融市場的發展歷程上,史無前例,但事實證明這是一項成功的嘗試。在政策的鼓勵下,再加上市場力量的牽引,人民幣資金流向離岸,順理成章地衍生了多項人民幣服務,包括離岸銀行同業市場、銀行貸款、人民幣債券及股票產品,未來的發展潛力相當龐大。
 
     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在近年發展迅速,證明香港作為一個人民幣離岸市場,正發揮着國家最國際化金融中心的優勢,成功扮演了人民幣國際化「試驗田」的角色,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結算、融資、投資和國家儲備貨幣。
 
    (以上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6月21日出席人民幣國債發行與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研討會的致辭全文。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稅務局電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