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

2011年06月05日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每年端午節前後,龍舟競渡的鑼鼓聲就會在香港多個地區響起。香港的發展以漁村為濫觴,境內有漁村背景的港灣,都有在端午扒龍舟的傳統。這些活動中最獨特的,可能是大澳的「端午龍舟遊涌」了。
 
     它之與眾不同,在於儀式是全香港獨有的,即使在華南地區也屬鳳毛麟角。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界定,這樣的活動屬於「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具有重要的歷史、社會和文化價值。如今,大澳的「端午龍舟遊涌」已成為香港首批成功獨立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
 
     大澳的「端午龍舟遊涌」已有百多年歷史。相傳百多年前,大澳漁村曾發生瘟疫,漁民接來各廟宇神像巡遊水道後,瘟疫驅除,便形成了「端午龍舟遊涌」的傳統,維持至今。
 
     過去,這由大澳3個傳統漁業行會,即扒艇行、鮮魚行和合心堂統辦。農曆5月初四,即端午節前一天的早上,3個漁業行會的成員會順序前往大澳4間廟宇即楊侯古廟、新村天后廟、關帝廟、洪聖廟請出神像,由「神艇」接返各行會供奉祭祀。
 
     端午節早上,漁業行會成員會把龍舟扒到楊侯廟後的寶珠潭山邊採集青草放進龍口,稱為「採青」;又以雄雞血混白酒灑到龍頭、龍尾及船身上,稱為「喝龍」。接着就是「遊涌」,當地人又稱為「遊神」,由龍舟拖着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各水道,沿途焚燒金銀衣紙,棚屋居民同時朝着巡遊的龍舟焚香拜祭,祈求合境平安。遊涌後,3條龍舟競渡,娛人娛神。下午,神像重返廟宇。晚上,漁業行會成員聚餐,歡慶端午節。
 
     如今,大澳漁業已式微。3個漁業行會為維持這個節慶傳統,乃在2008年聯合組成「香港大澳傳統龍舟協會」。「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的內容,也適應時代變化而提升,將大澳的漁業環境、生產技術、漁業經濟、漁民組織、宗教信仰及儀式整合起來,成為一個全社區的活動,有維繫和團結社區的作用。
 
     香港大澳傳統龍舟協會早前透過民政事務局向國家文化部,申報將「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列入第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令人欣喜的是,該項目已剛剛獲批成為本港4個成功列入名錄的項目之一。
 
     申報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只是為了一個名分,而是為了有系統地承傳和發揚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傳統,讓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世代相傳、延綿不斷。以「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為例,香港大澳傳統龍舟協會便提出進行一系列研究、推廣、教育活動。例如進行調查研究,記錄龍舟遊涌的發展歷史,龍舟及神艇的結構,以及不同的划龍舟方式。這涉及大澳的社會發展史、早期漁業經濟、漁民生活情況,以及地方宗教活動形態。研究成果會用於展覽和出版。他們並已計劃在大嶼山的中小學開展文化傳承教育,為龍舟遊涌活動培訓接班人,鼓勵公眾參與龍舟遊涌活動。
 
     香港文化博物館也為此進行過配合活動,例如曾與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合作,舉辦公開講座,以及於端午節舉辦導賞考察團,讓公眾認識遊涌的過程和意義。今年博物館更與教育局和研究中心合辦研討會和實地考察,讓新高中科目老師深入了解遊涌活動。
 
     龍舟和神艇的製作技術本身,也是值得保存的遺產。香港大澳傳統龍舟協會已獲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批准,撥款資助建造3艘新龍舟和3艘新神艇。協會將邀請本地船廠以傳統技術製造龍舟,並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隊拍攝記錄整個過程,使本地龍舟製作技藝得以保存。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6月5日在其網上專欄「局長隨筆」發表的文章。)


法定最低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