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創意平台

創意平台:  陳寶鋒認為文化中心的伙伴創意市集是個好平台,讓年輕藝術家展示創作。

金屬質感

金屬質感:  陳寶鋒把兒時玩意彈珠迷宮的概念溶入首飾設計,也曾把一隻斷裂的玉手鐲重新鑲嵌成一對情侶手鐲。

設計靈感

設計靈感:  這款手鐲和戒指的設計靈感來自火炭工廠大廈外牆的水管和電線管。

自家製

自家製:  譚敬妍把自家設計的插畫創作,以絲網印刷方式製作賀卡、貼紙等產品。

互動交流

互動交流:  譚敬妍日常主要靠網上平台銷售產品,上月第一次帶她的絲網印刷品到文化中心擺攤,與顧客當面交流。

用心製作

用心製作:  心理衞生會的學員羅金彩早前親身到市集協助銷售自己創作的工藝紙品。

傷健共融

傷健共融:  導師黃麗菁(左)表示,不少殘疾人士透過計劃初顯藝術天賦,獲社區人士讚賞,倍添自信。

文化市集 創意雲集

2014年05月18日

文化中心的露天廣場到周末「人氣」特別旺盛,數十個攤位售賣各類創意手工藝品,別具特色,吸引遊人駐足觀賞。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伙伴創意市集@文化中心」計劃,與本地不同創意藝術團體和非政府機構合作,為藝術工作者提供展示產品的平台,讓他們聚首一堂,與公眾交流藝術創作。

 

康文署自去年九月推出計劃以來,由不同團體統籌的市集逐一登場,計有「保良市集」、「青協市集」、「自由市場」、「伙炭手作仔市集」和「mha.創意墟」。

 

工作室設於火炭的年輕藝術家陳寶鋒,是「伙炭手作仔市集」的檔主之一。他擅長以現成物件改作首飾,曾利用汽水瓶蓋製作手鐲。這次登場,他不忘展出一對特別的情侶手鐲,雖屬非賣品,卻是個人得意之作,去年更奪得中國設計獎的年度大獎。作品的原材料是一隻從玉器市場找來的舊手鐲,本身已經斷裂,他卻別出心裁,加配黃銅鑲嵌成一對新手鐲。

 



陳寶鋒說,他設計首飾一向不考慮潮流,愛從生活中找靈感。他創作了多款黃銅手鐲和戒指,其中一款的設計意念源自工廠大廈外牆的渠管。「我希望作品能引發想像力,幻想自己手臂和手指都變成了水管和電線管,手鐲和戒指就是接駁管道的金屬環。」

 

另一款的靈感則可追溯至兒時玩意,把彈珠迷宮的概念溶入設計,以雙層金屬圈作軌道,讓鐵珠可上下滾動。

 

欣賞鼓勵成動力

 

他認為,本地藝術創作者需要找機會展出作品,而文化中心廣場的市集正是個好平台。「遊人不一定要買我的產品,即使是言語上的鼓勵,也成為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另一位創作人譚敬妍也是20幾歲,工作室同樣在火炭工廈。她從事插畫創作,上月第一次到文化中心擺攤,售賣賀卡、貼紙、布袋和圖書等絲網印刷品。

 

她說:「文化中心的位置理想,人流很多,除了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遊客,即使彼此『雞同鴨講』,靠身體語言也可溝通。」

 

她擺攤那天適逢復活節假期,不少家長帶子女到市集閒逛,一位母親光顧,買了本插畫書。那書印了十種動植物,外表都不討好,例如滿身污垢的小豬、其貌不揚的青蛙和長滿刺針仙人掌,給讀者這樣一個問題:「你願意給牠們一個擁抱嗎﹖」書末以簡約的文字流露這些動植物的感受:牠們其實都很孤獨難過,渴望別人的關懷和擁抱。

 

「這位母親覺得我的插畫書內容很正面,富教育意義,決定買給她兒子。」譚敬妍日常主要靠網上平台來銷售產品,沒想到有機會與欣賞她的顧客當面交流。那次交談,令她印象難忘。

 

傷健共融獲認同

 

來自心理衞生會的學員,同樣希望與社會人士分享自家製作的創意手工藝品。該會的「mha.創意墟」有50個攤位,其中30個由精神病康復者和智障人士負責,餘下則歡迎其他人士加入,達致傷健共融。

 

50多歲的羅金彩從前不會做手工藝,全靠導師細心指導,熟能生巧,現時已能製作立體紙品工藝,而且興趣日濃。她說:「每次完成一件作品,都很有成功感。」

 

除了製作,羅金彩早前也親身到市集協助推銷產品。有位客人欣賞她的作品,一口氣買下十多件,使她興奮不已,簡直從心裏笑出來。

 

導師黃麗菁表示,每次帶同學員出來,他們都無比雀躍。到市集參與銷售,有助學員學習待人接物,可訓練他們的禮貌和膽量。不少殘疾人士透過這個計劃初顯藝術天賦,得到社區人士讚賞,倍添自信,製作產品時更有動力。

 

「mha.創意墟」6月1日再在文化中心舉行,歡迎市民參觀支持。



文化在線 請支持殘疾人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