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樂遊「源」

2016年07月17日

恆溫水池

恆溫水池:  T.PARK〔源.區〕設有三個不同溫度的水療池,以污泥焚化過程中的餘熱保持恆溫,歡迎市民預約享用。

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  T.PARK〔源.區〕設有展覽廳介紹轉廢為能、污泥焚化、發電和污水處理等概念,通過互動模型和短片,訪客可更具體地了解焚化污泥的過程。

轉廢為能

轉廢為能:  T.PARK〔源.區〕設有足浴池,也是利用處理污泥的剩餘熱能來溫熱,歡迎市民享用,無須預約。

環保教育

環保教育:  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主任溫家玲表示,T‧PARK〔源.區〕以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處理廢物,兼備教育和休閒功能,希望讓市民明白源頭減廢的重要。

T.PARK〔源.區〕是全港首項自給自足的污泥處理設施,集污泥焚化爐、發電系統、海水化淡廠,教育和自然生態設施於一身,屬全球最先進同類型設施之一。〔源.區〕6月底全面開放,市民可預約導賞團服務和使用水療池,既可了解這項先進設施處理污泥的過程,也可親身體驗綠色文化。

 

T.PARK〔源.區〕位於屯門曾咀稔灣路,外形仿似波浪,與四周的山巒海岸互相呼應,內有花園和雀鳥保護區,看似消閒設施,原來也是污泥焚化爐、發電系統、海水化淡廠和教育中心。區內水電自給自足,海水化淡廠製造淡水,焚化爐的熱能可以供電,實踐轉廢為能,改變公眾對廢物處理的觀念。

 

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主任溫家玲表示,T‧PARK〔源.區〕的焚化爐利用先進技術把污泥體積減少90%,每天可處理2,000公噸污泥。焚燒產生的熱能可以發電,供園區所有設施日常運作之用,剩餘電力更可輸往公眾電網,最高可供4,000個家庭使用。

 

海水化淡廠每天可製造600立方米淡水,又會收集雨水作非飲用用途;而污水經處理後會用於灌溉、沖廁和清潔,全面達到污水零排放。

 

溫家玲解釋T‧PARK取名別具深意,「T」代表 「TRANSFORMATION」,是轉「煥」的意思,「煥」即煥然一新,正如污泥經轉化成為電能。

 

「希望市民到來享用休閒娛樂設施之餘,也能加深認識香港處理污泥的過程,了解源頭減廢和循環再用的重要性。」

 

水療池體驗轉廢為能

T.PARK〔源.區〕有三個不同溫度的免費水療池,以焚化污泥的餘熱保持恆溫,是園區亮點設施之一。熱水池加入礦物鹽,促進血液循環,置身池內,眺望后海灣一望無際的海景,疲勞盡消。

 

中學教師蔡麗盈帶領學生參觀園區,並一起試用水療池:「學生非單從展板取得轉廢為能的資訊,而是從享用水療池,親身體驗轉廢為能的成果,可更切身地思考這個題目。」

 

焚污泥減堆填區負擔

除了水療池,園區的展覽廳也以互動模型和短片介紹轉廢為能、污泥焚化、發電和污水處理等概念,加深訪客對廢物處理的了解。

 

中學生曾楚雲參觀園區後,發覺香港每天生產大量污泥,決心減少製造垃圾,盡量循環再用。

 

香港每日產生的污泥達1,200公噸,相等於1,857架雙層巴士的重量。過去只能把污泥送往堆填區,但T‧PARK〔源.區〕的污泥焚化爐利用先進焚化系統,把污泥體積減少達90%,大幅紓緩堆填區的壓力。

 

T‧PARK〔源.區〕佔地七公頃,當中七成為綠化面積,設有五個園林花園,一片青蔥,雀鳥保護區可見翠鳥和蜻蜓的蹤影。市民欲了解園區運作和享用水療池,可到T‧PARK〔源.區〕網頁預約。



減少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