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攻防 飛向未來

2025年11月16日

政府重視低空經濟發展,正多管齊下構建相關生態圈,在香港,無人機運動也日趨普及。正在舉行的第15屆全國運動會首次將航空模型項目列為群眾賽事活動,涵蓋無人機足球、無人機競速、室內遙控空戰等,令無人機運動進一步走入大眾視野。

 

全情投入

 

「我喜歡玩無人機足球,它更可鍛煉我們的溝通和協調能力,也可培養解難和洞察力。」

 

唐逸峰現就讀中二,年紀輕輕,已有豐富的無人機足球經驗。這天,他夥拍四名隊友來到數碼港,參加由中國香港無人機總會舉辦的五對五無人機足球比賽。

 

無人機足球,即操控由球型保護罩包裹的小型無人機,在空中展開攻防,務求攻入敵陣、讓「球」穿越龍門得分。

 

唐逸峰自小一開始學習無人機編程,小四時獲課外活動老師邀請加入無人機隊,逐步發展出一技之長,如今更擔任中學無人機隊隊長,由機體維修、飛行、戰術,以至臨場應變,通通難不到他。

 

夢想啟航

 

說到賽前準備,唐逸峰表示,要根據對手調整無人機配置,比賽期間也要把握休息時間,檢查和修理機體,例如更換凹陷或缺損的螺旋槳。

 

至於無人機足球的致勝關鍵,唐逸峰說是團隊合作。他舉例,若比賽期間隊員的無人機遭敵方撞開,應及時呼喚隊友補位;進攻球員得分後也應提醒隊友迅速回防,準備下一輪攻勢。

 

這一天的比賽,唐逸峰的隊伍在開局一度落後,但中後段逐漸掌握節奏,最終奪得殿軍。

 

熱愛這項運動的唐逸峰表示,若有機會,日後升學會選修與無人機足球相關的科目。

 

「現階段學業先行,再發展自己喜好,當然希望長大後投身於這個領域,那便十分理想。」

 

創科育才

 

這次無人機足球比賽匯聚香港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中學、小學參加者。

 

中國香港無人機總會主席楊景賞表示,比賽無論在賽制、無人機標準,甚至龍門尺寸,均完全符合全運會規格,以響應航空模型項目首度納入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同時讓青少年充分體驗這項新興運動。

 

「譬如競賽過程中,可能遇到對手阻礙,當大家使用同樣的無人機,如何令對方掉落,而我方不掉下來?這就涉及空氣動力學、無人機改裝、電池應用等技術。」

 

楊景賞又指,這些技術同樣適用於搜索、救援、無人機吊運等不同情境。

 

總會目前為全港約150間學校提供無人機相關課程和活動。他認為,香港青少年在創新科技和創意方面表現出色,期望透過無人機運動培育人才,為本港低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場地啟用

 

無人機運動五花八門,除了無人機足球,還有穿越機競速,這類比賽由飛手,即無人機操作員,操控無人機高速穿越障礙物,最快抵達終點者勝出。

 

楊景賞表示,穿越機時速可達300公里,對場地安全要求甚高,以往部分飛手需前往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場地訓練。

 

隨着全港首間無人機運動專用中心上月初在數碼港啟用,飛手日後多了一個場地可以選擇。楊景賞說,總會將善用這個圍封、相對安全的環境,用作無人機訓練和場景應用。

 

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技術工程總監樂鴻基表示,中心的預約自開幕以來反應理想,用家以無人機相關的協會和訓練公司為主,至今並已舉辦三場較大型活動,包括同樂日和訓練課程,現時更與不同團體洽談在中心舉辦國際比賽。

 

他補充,設立該中心旨在讓公眾有更多機會接觸無人機運動,同時協助來訪的國內外團體了解香港在這領域的最新發展。

 

積極配合

 

樂鴻基說:「無人機運動已列為全運會和世界運動會的項目,數碼港期望未來與內地合辦跨境賽事,甚至舉辦國際級比賽,將無人機運動推廣至各地。」

 

數碼港第五期擴建計劃預計於年底完成,樂鴻基表示,數碼港將積極配合政府推動低空經濟的政策,並按業界需求,考慮提升配套設施。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