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威脅取得進展

2025年7月7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召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委員會評估本港抗菌素耐藥性的最新情況。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的認知和行為有所改善。

 

盧寵茂召開會議,檢視《香港應對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23-2027)》的落實情況,並與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討論應對策略。他說,樂見在跨界別合作下,情況持續改善。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社區藥房抗菌素的批發供應量由2016年的18.5%持續下降至去年的3.4%。屬世界衞生組織「可廣泛使用」分類、即較少機會導致耐藥性的抗生素,佔本地整體抗生素供應的比例則由2016年的55.8%上升至去年的62.2%。

 

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去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和行為均有所改善。

 

此外,環境保護署2020年至2025年期間委託本地大學和化驗機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本港水環境中的殘餘抗生素濃度中位水平低於「預測無影響濃度」,對水生態環境並無實質影響。

 

調查也發現本港水環境中的大腸桿菌含量及其對關鍵抗菌素類別的耐藥性水平均普遍較低,顯示對相關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風險也較低。

 

此外,按行動計劃落實的措施包括上月19日推出電子交易紀錄系統,供自願參與的持牌藥商使用,並適時啟動修訂有關條例,要求以電子方式有系統地記錄抗菌素處方和配藥資料;加強監測並發布食物中的抗菌素耐藥性數據;以及在本地的食用動物農場實行只供獸醫處方藥物供應政策。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