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情上報 博採眾議

2024年5月22日

特首政策組一直深入研究、分析內地政策和發展,以及國際動態和形勢,從而評估香港如何應對,因此被視為行政長官專用智庫。去年施政報告多項教育政策例如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都以政策組的意見為基礎。

 

政策組通過多種機制,包括小組討論、專人對接等吸納不同領域的專家意見,經內部研究後,轉化為政府制訂政策的重要參考。統籌施政報告的預備工作也是政策組的重要職能之一。

 

政策組組長黃元山指出,在特首帶領下,政策組協調製作施政報告,而特首政策組專家組也發揮非常重要的政策調研和制訂功能。

 

政策組詳細閱覽專家報告,從中提煉精華,再在內部與特首以至政策局討論,最後成為重要政策制訂的參考。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教育政策,包括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特首政策組專家組便在當中發揮重要作用。

 

專家組成員周文港建議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以及吸引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有關內容都可見於施政報告。

 

周文港說,特首政策組能夠發揮下情上報的作用,更會尊重專家組的意見,專業地將之反映在施政報告中。

 

舉例說,他早前提出香港面對「少子化」、老年化和人口錯配的問題後,旋即收到黃元山和行政長官辦公室通知,邀請他提供更多資料。

 

周文港指,在研究細節過程中一直留意坊間的聲音和外國經驗,審視不同地方的相關政策,包括英國、新加坡、新西蘭等較多人留學國家做法。他們也會預先考慮一旦推行新政策,坊間會有何反應等。

 

去年施政報告另一項重要舉措是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政府在這方面通過政策組吸納大量專家意見。

 

今年3月21日,前稱香港公開大學的香港都會大學獲教育局批准,正式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身兼專家組成員的都大榮休校長黃玉山表示,任職校長期間已有成立應用科學大學的想法,所以當時設計的課程,並沒有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等傳統學系,反而設立了電子科技和檢測認證等。


黃玉山舉例指,德國有300多所大學,當中約200所為應用型大學,訓練學生將來直接投入工業生產或其他行業生產,培養工匠精神。

 

他認為香港也應如此:「除了高層的科學家,我們尚需要很多中層的技術人員和技術專才。我們應考慮應用型大學或學院,讓學生培養更多實踐精神,將來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幫助,特別是香港未來要發展成為創科中心。」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