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突發事件 家長應留意子女反應

2022年7月29日

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陳彥慧表示,遇到突發危機事件時,部分兒童可能會在生理、情緒、行為等方面出現一些反應,如有家人、師長和朋輩支持,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反應會在數天至數星期內減退。若留意到兒童的反應過分強烈或持續,則應尋求輔導人員的支援。

 

以下是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陳彥慧7月29日在局方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生活中難免會有機會遇到一些突發危機事件,有時是自己親身遇到,有時是目睹別人經歷,有些兒童可能會在生理、認知、情緒、行為和社交方面出現一些反應,例如:感到緊張(如心跳加速、出汗、肌肉繃緊等)及驚慌、缺乏安全感、容易受驚(如怕黑、幻想見到怪獸、怕面對陌生人等)、情緒不穩定及容易有起伏(如容易煩躁、發怒、哭泣、鬧情緒等)、飲食模式改變(如食量突然增加或減少),以及難以入睡等。家長可多留意子女以上方面的情況,以估計事件對他們的影響。家長亦可透過以下提問了解子女的狀態,例如:「你的睡眠情況怎樣?」、「胃口如何?」及「你有甚麼感受或想法?」,提問可因應學生的年齡而調節。大多數的情況下,如兒童有家人、師長和朋輩的支持,這些常見的反應大約會在數天至數星期內減退。若留意到兒童有過分強烈或持續的反應,家長及教師應尋求輔導人員的支援(如有需要,請參考:「校園.好精神」網頁>選擇性層面的及早識別>社區資源及求助熱線)。

 

面對危機事件時,成人宜保持冷靜,適當地處理自己的情緒,盡量給子女更多的關注,多陪伴他們,給予他們安全感。聆聽他們的感受及想法是幫助處理情緒重要的一環,家長切勿要求子女不准講或不要再提。勉強壓抑不安的心情,反而會造成更長久的傷害。宜鼓勵他們說出心裏的感受,耐心聆聽他們的傾訴,然後加以安慰。成人亦不要急於給予意見或教導,可鼓勵他們運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講故事、繪畫、做手工等,並向子女說明其感受是正常,並無不妥,藉此消除他們的疑慮。至於幼兒,除陪伴外,家長亦可透過身體接觸(如擁抱子女、握着子女的手等),增加他們的安全感。學前幼兒可能會以非語言的方式表達情緒,建議家長細心觀察他們的行為和遊戲方式,以了解事件對他們的影響。

 

同時,家長可盡快協助子女回復正常的生活日程和活動,避免不斷重複討論、收看或閱讀相關的新聞或網頁資訊。對於年幼子女,家長宜按他們的理解能力傳遞資訊,有需要時要就有關事件的報道把關,避免他們受到渲染謠言的負面影響。一般情況下,家長無須主動與未有受事件影響的年幼子女談論事件,以免他們經歷不必要的創傷或情緒反應。家長亦可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動,例如聽音樂、運動、繪畫或進行他們喜歡的活動,協助子女放鬆自己,讓他們把注意力投放在其他事情上。家長可瀏覽「校園.好精神」網站的自我關懷小貼士,好好照顧子女的精神健康(請參考:「校園.好精神」網頁>普及性層面的推廣>學生園地>「自我關懷」學生電子海報)。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