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刻不容緩

2022年7月14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視察抗疫設施後撰文指,約12萬名80歲或以上市民從未接種新冠疫苗,政府以至全社會須重視長者的健康與生命,透過提高接種率降低長者的感染、重症及死亡風險。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7月1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本周二,我終於如願到了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內的新冠治療中心及臨時檢疫中心,以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

 

說如願,是因為今年初在第五波疫情最嚴重期間,看到醫院管理局的同事們日以繼夜、疲於奔命地照顧數以萬計的新冠確診病人,作為一個由香港大學委派跨境到深圳工作的醫生,我很想請纓與港大深圳醫院同事跟隨國家支援香港團隊到港,與醫管局同事一同披甲抗疫。奈何當時職責在身,必須聽從指揮以大局為重,未能實現所願。

 

周二那天所見的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正處於備用狀態,眼前一排排處於待機狀態的電腦呆在控制中心桌上,一行行病格整齊地排列在偌大的展覽館內,一片寂靜,但在我腦海中泛起的卻是當日抗疫戰場,新冠病人從四方八面如洪水般湧入,醫管局的同事與300多名內地醫護人員並肩作戰,不眠不休。眼前的景象,實在令我感觸良多,雖則抗疫設施寧可備而不用,而不能用而不備,但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始終加強防疫、減少感染仍然是抗疫首選,希望疫情過後,亞博館只有音樂會和展覽會,而不再有病房。

 

2003年出現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我們在六個月內失去了299名香港市民。萬萬沒想到,新冠疫情兩年多,第五波疫情卻在不足三個月奪去9,200多條生命,相比2019年新冠疫情前,一季度的流感死亡人數300多名,誰說新冠只是流感?

 

新冠疫情影響最多、傷害最大的正正是長者這高危群組。香港80歲或以上長者人口接近40萬,第五波疫情數據顯示,這年齡群組若無接種疫苗而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率高達16.32%,但若已接種三針疫苗,死亡率可降至1.13%。可惜新冠疫苗長者的接種率一直是較低,80歲或以上群組仍有30%即約12萬人因不同原因未接種第一針疫苗。為了保護長者,提高長者的疫苗接種率,絶對是刻不容緩。

 

當天我亦到了亞博館三號館,由社會福利署管理並由衞生署提供醫療支援的臨時檢疫中心,為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而須接受檢疫的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提供24小時的照顧。

 

我明白對院舍長者和殘障人士來説,要適應一個陌生的生活環境絕不容易。同事向我介紹中心內有大量高齡長者需要照顧,年紀最大一位已達104歲。有一位院友,由於環境轉變感到不安,每日會定時跑到館內通道吼叫,同事給了他外號「泰山」,每天要花許多時間安撫他。電影裏的泰山是萬獸之王,號令森林。現實中這泰山卻是如此脆弱,在亞博館臨時檢疫中心內的醫護和工作人員,甘願受這泰山號令,盡顯愛心、耐性與關懷。

 

至於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在去年未投入服務前,我已經到過中心參觀。當時,我又怎會想像到中心內的800多張病床在第五波疫情到來也會不敷應用,在短時間內變成一個戰場呢!今次重遊舊地,正正是疫情反彈,從5月底開始每天確診數字上升至3,000多宗,醫管局新冠病人病床使用已破千,感染中心病床使用將突破300。當我細心聆聽同事向我介紹如何面對近期急速上升的入院人數,感受到醫護人員面對大戰來臨的氣氛時,隔離病房中一位長者隔着玻璃親切地與我互相揮手,雖然我們都戴上口罩,但我能看出這位長者應該有80多歲,卻仍相當健壯,可以在病房內走動,更重要是感受到她口罩下的笑容。在我心中,這簡單的揮手並非代表告別和終結,而是關愛和開始。

 

前兩年美國因有非裔市民被警員槍擊死亡而引發全球各地「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反種族歧視示威。Black Lives Matter,香港對反種族歧視已經立法。疫情持續,政府以至整個社會必須重視長者健康與生命,減少感染、重症及死亡。

 

我作為醫生,每一條人命也是命!All Lives Matter。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