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始:食環漁護工作取得成果

2022年6月26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網誌撰文,回顧該局轄下食物科五年來的工作。她認為,無論在提升環境衞生、加強食物安全,以至促進漁農業發展方面當局都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成果。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6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連續多周我與大家分享過去五年食物及衞生局的醫療政策和工作成效。今日我會回顧食物科在本屆政府所推進的工作,大致可分為環境衞生及殯葬服務、食物安全,以及漁農業發展。

 

環境衞生及殯葬服務

 

I. 提升公眾街市服務

 

公眾街市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過去五年政府一直致力提升食環署轄下的公眾街市服務,一方面以利民便民的新思維,投入資源推動多個新建公眾街市項目,為市民購買新鮮糧食提供更多選擇;另一方面針對現有街市推動涉及20億元的街市現代化計劃,以期為市民及租戶提供更理想的購物及經營環境。

 

興建新公眾街市

 

在興建新公眾街市方面,食環署及其他部門通力合作,僅以約一年時間完成興建天水圍的食環署天幕街市,街市在2020年12月正式啟用。天幕街市以全新管理模式運作,至今營運情況理想,深受租戶及市民歡迎。

 

參考天幕街市的成功經驗,食環署及其他部門正全力推進同樣屬臨時性質的東涌臨時街市建造工程,爭取街市在今年年底落成啟用。

 

除上述臨時街市外,食環署及其他部門亦正積極推展六個處於不同規劃階段的項目,包括在天水圍、東涌市中心、將軍澳、古洞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區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興建新公眾街市。

 

推行街市現代化計劃

 

在推動街市現代化計劃方面,首個項目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工程已於2021年8月展開,目標是在明年第一季重開街市。未來香港仔街市與上述的食環署天幕街市及東涌臨時街市一樣,將採用全新管理模式運作,相信會令市民耳目一新。除香港仔街市外,我們亦已公布會全面翻新或重建楊屋道街市、牛頭角街市、九龍城街市及荔灣街市,並正進行不同階段的準備和諮詢工作。

 

街市現代化計劃亦包括在部分街市進行小型翻新或改善工程,至今已有九個街市完成相關工程,亦有部分工程正在進行。食環署會考慮不同街市的狀況,未來在更多街市進行小型翻新或改善工程。

 

關閉空置率偏高的街市

 

為妥善運用土地資源,向市民提供其他更適合的設施和服務,我們於過去五年亦關閉了六個空置率持續偏高的街市,即筲箕灣街市、荃景圍街市、大圓街熟食市場、長沙灣熟食市場、對面海街市及彩虹道街市。當中,對面海街市會用作安老服務相關用途,長沙灣熟食市場會發展為短期過渡性房屋,彩虹道街市則會用作康體設施及其他用途。

 

II. 加強殯葬服務

 

興建公眾骨灰安置所,確保公眾龕位供應滿足需求

 

政府在過去五年積極推行地區為本計劃以興建新公眾骨灰安置所,以確保供應充足穩定。於過去五年內完成並已編配龕位的項目包括長洲、灣仔黃泥涌道、梅窩禮智園、屯門曾咀以及和合石的項目,涉及約21萬個公眾骨灰龕位。此外,東區歌連臣角道和沙田石門兩個項目已獲撥款興建,預計分別於2022年年底及2024年完工,分別提供25,000個及40,000個公眾骨灰龕位。

 

自2019年起,食環署推出一年一度的新公眾骨灰龕供市民申請編配。除此以外,食環署自2020年12月起每月推出曾咀靈灰安置所新公眾骨灰龕位供市民申請編配。隨着位於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及粉嶺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第六期已分別於2020年5月和11月啟用,目前公眾骨灰龕位供應充足穩定。

 

自2020年中開始,所有合資格申請食環署周年綜合龕位編配或每月龕位編配的人士(共約66,000人)全部成功獲得編配龕位,市民無需輪候。

 

推動綠色殯葬

 

政府一直積極推廣綠色殯葬,包括在紀念花園或海上撒灰,鼓勵市民以更環保及可持續的方式處理先人骨灰。綠色殯葬宗數由2017年6,539宗(佔當年死亡人數14.3%)增至2021年8,018宗(佔當年死亡人數15.6%),在過去五年增加了22.6%(1,479宗)。為進一步推動綠色殯葬,食環署在2019年1月設立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冊,有意選擇綠色殯葬的市民可在生前作登記讓家人知悉其意願。位於屯門的曾咀紀念花園已於2021年3月啟用,令食環署轄下的紀念花園增至13個。政府會繼續積極透過不同渠道,包括與社會各界合作推廣綠色殯葬。

 

提供流產胎安放服務

 

對於流產胎的父母,我們充分明白他們在安排殯葬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困難而產生憂慮和不安。過去五年,政府一直積極研究如何整全地改善處理未滿24周流產胎兒的安排。食環署首個可供安放流產胎的設施永愛園設於粉嶺和合石,於2019年4月正式啟用。該處環境優美靜謐,提供300個安放位置。第二個設施位於柴灣哥連臣角靈灰安置所內,於2021年8月正式啟用,提供400個安放位置。此外,食環署正在葵涌火葬場附近興建流產胎專用的火化設施,將於2022年第三季投入服務。

 

落實規管私營骨灰安置所

 

《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第63章)自2017年6月30日生效,藉着設立私營骨灰安置所發牌制度,糾正過往私營骨灰安置所違規經營所衍生的問題,確保它們符合法規,使行業達致可持續發展,消費者得到更佳保障。

 

協助私營骨灰安置所發牌委員會審議指明文書(包括牌照/豁免書/暫免法律責任書)申請。截至2022年4月底,發牌委員會已批准或原則上同意的牌照/豁免書申請涉及36萬多個已出售龕位,佔全港截算前骨灰安置所已出售龕位超過七成。

 

III. 改善公廁設施及服務

 

食環署一直積極為轄下管理的公廁進行翻新或適切的改善工程,使公廁設計及設施與時並進,提高清潔衞生水平。

 

推動優化公廁翻新計劃

 

2019至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宣布政府會撥款超過六億元推行優化公廁翻新計劃,由該年度起計五年內(即2019至20到2023至24年度)分階段翻新或優化約240所由食環署管理的公廁。食環署在過去三年積極推展計劃,展開了超過140所公廁的翻新或優化工程項目,在2022至23及2023至24年度,亦會展開合共超過110所公廁的翻新或優化工程項目,使計劃下翻新或優化的公廁數目增至超過250個。

 

食環署與建築署現正積極研究在公廁翻新及改善工程中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裝配式建築,以縮短工地的實際施工期及公廁需要關閉的時間,進一步加快公廁改善計劃的進度及提升公廁的設施及衞生水平。

 

應用科技提升公廁服務

 

食環署致力應用科技以改善公廁衞生情況及提升服務,包括:

  • 在2021年5月起,在尖沙咀東公共運輸交匯處公廁及灣仔修頓中心公廁試行智能公廁系統,收集公廁使用情況、環境參數、消耗品使用情況及機電設備的運作狀態等日常運作數據,以便在檢討服務質素和管理效益時作為參考。
  • 與機電署合作推出智慧廁所試驗計劃,以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廁所管理及使用率。相關設備的安裝及測試由2021年第三季起陸續在十所食環署公廁展開。
  • 在其他方面應用科技以改善公廁衞生情況、提升管理及加快設施維修,例如試用納米空氣淨化技術、氧聚解空氣處理技術、微藻綠牆系統及臭氧技術消除氣味及改善空氣質素、採用抗菌塗層技術防止細菌病毒滋生及開發智能公廁系統雛型等。

 

食環署在提供優質公廁的設施及服務上有目共睹,所翻新及優化的公廁屢獲市民好評,並且多次在香港最佳公廁選舉中獲獎。值得鼓舞的是,食環署公廁在2021年香港最佳公廁選舉中囊括了年度最佳公廁的金、銀和銅奬,最持之以恆特別大奬及最佳公共運輸公廁奬共五個奬項,相信是市民大眾及專業協會對部門上述工作的認同。

 

IV. 提升環境衛生服務

 

致力提升街道潔淨服務的成效

 

個別地區因經常有人違例棄置垃圾而引致環境衞生問題。食環署在2016年開始安裝網絡攝錄機。現時網絡攝錄機已覆蓋全港各區約300個非法棄置垃圾黑點;食環署並設有40隊專責執法小隊,配合錄像所搜集的資料用作調查,部署及調節行動策略,更有效地執行清潔法例的工作及增加阻嚇力。

 

食環署一直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加強環境衞生和街道清潔,包括應用新科技以進行機械化及自動化清潔。食環署在2018年為街道潔淨服務引入高壓清洗盤、吹葉機和小型機動掃街車,以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我們在更多沿岸地點安裝360度攝影機,以監察海上垃圾積聚情況。

 

提升垃圾收集站設施

 

針對鄉郊垃圾收集服務,食環署現正推行多項廢物收集設施改善計劃,包括應用太陽能廢物壓縮箱、太陽能鋁質垃圾站及流動太陽能垃圾壓縮機等科技。

 

防治蟲鼠

 

政府一直重視防治蟲鼠的工作。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擔任主席的防蚊患督導委員會已於2018年7月改組為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提升政府整體監察制度及應對策略,以及加強各政策局及部門之間的協作。

 

食環署持續採取措施強化防治蟲鼠的工作,部分措施包括:

  • 自2020年起逐步於轄下73個人流較高的街市推行密集式滅鼠行動,於每晚街市結束營業後徹底清潔街市,並放置大量捕鼠器,並將擴展至轄下全部街市。
  • 於2021年設立24支專責清潔隊,為750條後巷進行恆常清潔,加強處理後巷衞生問題。
  • 協助房屋署於2021至22年及2022至23年,每年分三輪在80個重點屋邨展開額外的防治鼠患行動,包括進行聯合巡視和聯合清潔行動。
  • 自2021年起在新鮮糧食店牌照加入新持牌條件,規定運送到持牌新鮮糧食店供發售的肉類或家禽均須直接送進處所內或妥為存放。
  • 於2021年與相關部門設立了一個專門處理蚊患的高層次聯絡機制。當監察地區的第一階段誘蚊器指數持續達到20%或以上時,高層次聯絡機制會立即啓動,更有效協調跨部門防蚊滅蚊行動。

 

此外,食環署亦積極善用科技以加強防治蟲鼠工作:

  • 在處理鼠患方面,應用熱能探測攝錄機,協助部署防鼠及滅鼠工作。
  • 與機電工程署合作,在荃灣楊屋道街市推行先導計劃,應用物聯網技術以加強街市內的防鼠滅鼠工作。
  • 在處理蚊患方面,於2019年度引入新型捕蚊器,利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及真菌,去干擾蚊子的生長。
  • 與機電工程署合作,引入一款大型機械超低微量噴灑器,除可安裝於機械車上,其射程範圍亦較現行使用的背負式噴灑器為廣,方便進行大範圍或難以抵達地點的霧化處理殺滅成蚊。

 

加強打擊店鋪阻街問題

 

為更有效打擊有關店鋪阻街問題,食環署與警方已在2021年9月底開始在觀塘、九龍城及荃灣三區以試驗形式展開聯合行動。其間,兩部門除加強檢控或向違例者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外,亦共同合作,按相關法例賦予的權力,規定違例店鋪在指定時限內清除放置在公眾地方的阻礙物(包括貨物),以增加阻嚇作用。食環署在2022年首四個月於上述三個分區合共接獲近690宗有關店鋪阻街的投訴,較去年同期的近990宗投訴減少30%。兩部門已於2022年6月上旬把試驗計劃擴展至另外三區(包括元朗、深水埗及東區)。

 

V. 簽發小販牌照

 

食環署在2019年推出重新編配固定小販攤位並簽發新牌照計劃,把位於七區的435個空置固定小販攤位編配給有興趣從事小販行業的合資格人士。所有攤位已於2021年7月中旬全數重新獲申請人揀選。

 

改善清潔員工工作環境

 

食環署一直關注前線員工(包括部門員工及外判服務合約承辦商員工)的福利。在過去五年,食環署因應需要,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量在各區加裝設施,務求改善前線清潔員工的工作環境,例如在垃圾收集站內劃出部分空間,設置簽到櫃枱,提供儲物櫃和更衣室,並在情況許可下,增設休息室,在內提供飲水機、雪櫃、蒸櫃、桌椅等,供前線清潔員工用膳和休息。為前線潔淨員工提供適切的工作環境,是對他們辛勤工作的認同。

 

VI. 樓宇滲水

 

由食環署及屋宇署組成負責處理樓宇滲水個案的聯合辦事處分別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設立四個(香港區、九龍區、新界西及新界東)地區聯合辦公室,讓屋宇署及食環署的聯辦處人員集中在同一辦事處工作,帶來協同效應,以加快個案的處理。聯辦處的顧客服務小組及滲水事宜資源中心亦已分別於2021年12月及2022年4月開始為市民服務。有關詳情已載列於其專題網頁

 

VII. 防疫抗疫工作

 

在過去兩年多,食衞局食物科及食環署的同事積極參與抗疫工作,不遺餘力:

  • 食環署的前線人員和外判承辦商清潔員工堅守崗位,默默耕耘,以保持社區清潔衞生。食環署亦已加強清潔其管理的設施,包括公眾街市、熟食中心、小販市場、公廁和垃圾收集站等。
  • 安排人手或指導相關部門為確診者家居或相關處所消毒,並視乎情況在確診者居住樓宇附近範圍的公眾地方加強清洗及消毒工作。
  • 在受限區域範圍提供垃圾收集、凌晨清洗街道及公廁或額外流動廁所(如適用)服務,並在受限區域解封後,為其及附近街道進行深層清潔消毒或特別清洗行動。
  • 支援食肆換氣量工作小組,推動提供堂食的食肆登記其換氣量或空氣淨化設備工作。
  • 除了環境清潔外,食環署亦聯同其他政府部門,緊密配合特區政府的第599章《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加強巡查並嚴厲執法。
  • 為向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包括餐飲業務和表列處所負責人及食環署街市攤檔、持牌小販等)提供財政支援,食環署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多項資助計劃,例如在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了兩輪於公眾街市推廣非接觸式付款資助計劃,以減低在公眾街市、小販排檔區及小販市場環境中因使用現金而傳播病毒的風險。截至2022年5月,已批准超過五萬宗申請,共批出約181億元。因應疫情發展,鼓勵及推動食環署持份者進行檢測及接種疫苗。
  • 為應對疫情期間遺體數量急升的情況,食環署增加人手移送急症室遺體及延長火化服務時間,應對急增的火化需求,及協助業界保持穩定的供港棺木供應。
  • 在疫情期間,除了恆常保障食物安全的工作外,食安中心迅速應變配合,積極支援開闢從水路進口新鮮食品的新途徑,確保內地供港鮮活食品供應暢順。食安中心亦在進口層面抽取各類冷藏食品及其包裝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食物安全

 

修訂食物安全有關的法例

 

為加強保障公眾健康及食物安全,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於過去五年間,參考了國際間最新的相關標準,充分考慮到本港市民的膳食習慣以及風險評估結果,於2018年完成了加強規管食物內金屬雜質含量的法例修訂工作,訂明食物的金屬雜質含量上限,涵蓋更多的金屬污染物、增加污染物含量上限的數目,取締/删除不合時的條文,及為個別食物和食物組別加入定義,進一步確保食物安全,以及與國際食物安全標準接軌。修訂條文於2020年11月全面生效。

 

其後,我們隨即展開另一項重要檢討,並經過廣泛諮詢後,於2021年完成了加強規管食物內反式脂肪酸的法例修訂,把「部分氫化油」(即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列為食物中的違禁物質,以配合世界衞生組織提出在2023年或之前在全球食品供應中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的目標。此外,這次法例修訂亦一併加強規管食物中的霉菌毒素及多種其他有害物質,以持續檢討並更新本港的食物安全法例標準。這一系列的修訂條文將在寬限期屆滿後,即明年6月及12月,分兩階段生效實施。

 

展望將來,我們會繼續積極回應社會對食物安全方面的關注,包括計劃在今年內完成檢視有關食物內獸藥殘餘的標準及規管安排,進一步保障食物安全。此外,為加強保障36個月以下嬰幼兒的營養及健康,食安中心與其他相關部門現正檢視嬰幼兒配方產品的營養成分組合、營養和健康聲稱的相關規定。在進行上述檢討時,食安中心會參考國際間的發展情況和相關規管措施,亦會與業界和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充分考慮各方面的關注和意見。

 

強化食物監測

 

為保障食物安全,食安中心持續透過食物監測計劃,按照風險為本的原則從進口、批發和零售層面抽取食物樣本化驗。過去五年,食安中心共檢測了逾330,000個樣本,整體合格率超過99%。

 

因應香港市民的飲食文化的轉變,以及食品來源和種類的變化,食安中心亦適時調節恆常食物監測及專題調查。在新冠病毒病疫情下,食安中心於2021年在食物監測計劃下就網購食物共檢測了超過5,200個樣本,較2020年增加超過一成,整體合格率約為99.8%。食安中心亦加強了抽檢經本港網上外賣平台購買的食物,並以專項調查的方式對網上外賣平台出售的食物進行檢測。食安中心亦於去年底成立了專責小組,加強監測網購食物的安全,以及持續向食物業及消費者提供有關食物安全資訊。

 

此外,按照政府訂出的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食安中心於2018年至2020年期間對食物中抗菌素耐藥性微生物完成了先導調查,並根據先導調查的經驗,自今年初開展恆常性調查,持續監察高危食物中的抗菌素耐藥性微生物。食安中心會參考調查結果,持續透過不同渠道提高業界與市民對食物中抗菌素耐藥性微生物的認知,並積極推廣「食物安全五要點」以預防食源性疾病及減低從食物感染抗菌素耐藥性微生物的風險。

 

優化處理食物事故及風險管理

 

隨着食物貿易全球化,在香港以外發生的食物事故有可能對本港的食物安全構成潛在影響。食安中心設有食物事故監測系統,主動監察和應對香港以外地區的食物事故。中心亦與其他食物安全當局保持緊密聯系,以便發生食物事故時迅速交換資料和採取必要的跟進措施。

 

過去五年,食安中心透過食物事故監測系統共監察到約9,400宗食物事故,並發出913則食物事故報表、135則新聞公報、122則業界警報及98則食物警報/致敏物警報,涉及化學物危害(例如金屬污染物、毒素、未有標示致敏物)、微生物危害(例如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物理危害(例如異物),以及其他問題(例如保質期標示不當),以忠告消費者及業界。食安中心會繼續致力透過及早偵察和採取行動,迅速應對食物事故,以保障公眾健康。

 

加強食物安全風險評估

 

食安中心致力收集和更新香港市民飲食習慣的數據,並進行風險評估研究,提供科學基礎以制訂食物安全政策、訂定有關的標準和規管安排。就此,食安中心近年完成了第二次全港性食物消費量調查(2018至2020年),並於2021年6月公布調查結果。其後,食安中心參考了上述調查的經驗及經徵詢專家意見後,隨即於去年7月展開中小學生食物消費量調查,以收集更全面的有關數據。

 

食安中心會繼續參考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的意見,選擇適切的項目納入風險評估研究年度計劃。食安中心亦會持續透過不同渠道,例如中心網頁和社交媒體,公佈風險評估研究報告及相關的補充資料,以便市民更深入了解食物安全資訊。

 

緊貼疫情、靈活應變

 

因應本港新冠疫情,食安中心自2020年一直持續在進口層面,包括其設於機場的食物檢驗辦事處,以及派員在進口商的凍房抽取不同國家/地區進入本港的各類冷凍食品及其包裝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此外,食安中心更全面就有關檢測工作實施扣檢制度,即要求所有同批次的進口食品,均須待抽檢結果為陰性,才予以放行,以密切監察和防範透過進口冷凍食品傳入病毒的風險。

 

截至2022年5月中,食安中心已抽驗超過32,000個來自61個國家/地區的相關樣本,主要為肉類和海產,至今共有11個樣本對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其餘化驗結果均為陰性。就上述陽性個案,食環署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已迅速對相關涉事商戶和地點展開調查,找出曾接觸有關產品人士作流行病學評估,並安排有需要人士進行檢疫或接受強制檢測,以及對涉事地點進行清潔及消毒。

 

食安中心經諮詢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後,已向食物業界及持牌凍房發布《給冷凍食品處理人員就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健康建議》和《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在進口層面消毒凍房工作環境及食品包裝的指引》,並會繼續提醒處理冷凍食品的從業人員潛在感染風險,以及個人衞生、個人防護裝備、環境衞生、保持社交距離等各方面預防措施。

 

迅速支援開闢進口新鮮食品的途徑

 

在新冠疫情下,維持糧食供應穩定顯得更為重要。內地作為香港鮮活食品的主要來源地,食安中心一直與內地密切協調,竭力確保供港食品的物流通關暢順。今年2月,陸路運輸因疫情短暫受阻,食安中心便迅速成立特遣隊,全力支援開闢從水路進口新鮮食品的新途徑,為經水路進口的內地蔬果新增五個臨時食物檢測點,進行檢查及清關。

 

新增的臨時食物檢測點包括新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葵涌海關大樓、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葵青貨櫃碼頭,以及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葵青貨櫃碼頭。食安中心人員會即場檢查進口蔬果,包括核對隨貨文件及按風險為本原則抽取蔬果樣本進行檢測,利便放行。另外,食安中心亦已設立24小時熱線供業界查詢有關安排,並製備單張及網頁介紹相關進口程序。進口商亦可透過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在網上提交抵港報告及處理相關食物放行事宜。

 

透過內地供港物資供應專班的帶領和各方全力支持,自2022年2月19日起,不時有蔬果經水路從內地廣州市番禺蓮花山、深圳市鹽田港、深圳市大鏟灣、蛇口集裝箱碼頭、南沙新港和山東省青島市進口香港,以補足陸路的供應。檢查過程流暢順利。

 

雖然現時內地供港鮮活食品供應已趨穩定,但食安中心會嚴陣以待,靈活配合食物供港需要在其他地點例如鐵路加開食物檢查站,並緊守崗位繼續肩負起保障食物安全使命。

 

便利鮮活食品進口

 

多年來,所有從內地經陸路運載鮮活食品及食用牲畜的貨車必須經文錦渡口岸進口本港。考慮到有業界人士希望經港珠澳大橋進口鮮活水產食品以節省運輸時間及提高該類食品的存活率,食安中心經與業界商討及與內地有關當局研究後,於2019年12月18日起實施新措施,容許業界於文錦渡口岸關閉前後的指定時段(即晚上9時至早上5時)經港珠澳大橋進口鮮活水產食品,並接受食安中心人員抽查。措施推出後,廣受業界歡迎。

 

為進一步保障供港鮮活食品供應以及便利業界,食安中心最近與內地有關當局商討及徵詢業界意見後,已落實於2022年6月22日起,把有關安排擴展至冷藏及冰鮮家禽。

 

完善資科系統 方便營商

 

食安中心自2019年底開始陸續開發及提升五個主要的資訊科技系統,以加強食安中心按風險為本的監測及處理食安事故的應變能力,並方便業界作出相關的申請。其中,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進口相關的服務已於2021年5月底全面推出。食物進口商或分銷商的登記及續期,肉類、家禽、野味、蛋類、奶類及冰凍甜點的進口申請,以及各類受進口管制的食物批次抵港申報事宜,均可透過網上進行,申請人無須再派員親身到食安中心處理申請。目前超過92%進口許可證或進口准許均透過入門網站遞交申請和發出,申請人無須派員親身到食安中心辦理。

 

有關措施大大簡化食物進口的申請程序和縮短申請等候時間,深受業界歡迎。進口商可以透過入門網站在食物抵港前為食物批次抵港進行申報,加快放行流程,對保質期較短的食物最為重要。此外,系統已設定規則,杜絕任何進口商利用註銷進口許可證的手法逃避實物檢查的行為。食安中心並已與內地、澳洲、紐西蘭及荷蘭建立政府與政府(G2G)之間直接收發電子衞生證書認證的安排,方便業界申請進口許可證,提高食安中心處理申請的效率。

 

食安中心於2021年7月完成開發及推出一套標準化的食物分類及編碼系統,為不同食物種類細分編碼,方便記錄、檢索及分析食物數據。

 

食安中心於2022年3月推出全新建立的食物安全事故管理系統,可以更有效記錄和追查中心各有關組別就食物安全事故所採取的行動,加強監察跟進行動;亦可迅速追溯問題食品源頭,有助中心盡早向進口商及分銷商提供清晰指引,更有效率地追蹤、堵截及回收有關食物和部署跟進工作等。

 

食安中心其餘兩個資訊科技系統會於2022年底完成,而各個系統的互相銜接,預計於2024年第一季或之前完成。

 

漁農業發展

 

為漁農業界提供協助 推動升級轉型

 

發展深海網箱養殖

 

深海網箱養殖是全球海產養殖的趨勢。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21年初於東龍洲設立配備現代化設備的深海網箱養殖示範場。示範場主體為鋼質全焊接結構,由鋼質桁架連接具浮力的鋼質箱體組成,並採用五點錨泊定位系統繫固,遠較傳統木製浮排堅固耐用,具有抗風、抗流、抗浪力強,以及可大規模操作等優點。示範場亦配備智慧化管理設備,例如實時水質監測和監控系統、自動投餌系統,以及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系統等,透過數據收集、分析和有效管理,減低魚類發病率及損耗,節省日常營運人手,環保高效。政府亦透過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香港理工大學在示範場提供實地實習訓練,結合課堂理論,讓傳統養殖業者和有意加入的人士親身了解新技術的應用和操作,培訓學員積極參與整個於智慧養殖場養魚的過程。項目同時利用養殖數據,為目標養殖品種制訂標準養殖流程及食物安全重點控制手冊,提升海魚養殖成效及漁產品的食物安全水平。我們期望示範場能引領本地海魚養殖業邁向現代化及轉型至可持續養殖模式,改善產能及漁產品質量,並為業界帶來新技術和發展機遇,提高本地漁業的競爭力。

 

指定新魚類養殖區

 

為進一步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及拓闊海魚養殖業的發展空間,漁護署已選定四個地點以指定為新魚類養殖區,包括黃竹角海、外塔門、大鵬灣及蒲台(東南)。四個選址佔海域面積共約600公頃,以電腦模擬系統計算的預計環境承載力達5,400噸。部分選址可供發展現代化近岸養殖,亦有部分適合採用外海養殖技術(包括半潛式桁架深水網箱)。目前項目已進入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研究階段,完成評估後,我們將根據《海魚養殖條例》進行法定程序以指定為新魚類養殖區。

 

設立農業園

 

政府於古洞南設立農業園,協助培育農業科技和管理現代化農場的知識,促進有關知識的轉移,從而提升生產力。農業園亦會供受同期政府土地發展計劃影響而須搬遷,並接受農業園租約條款和條件的農戶耕作。農業園將分兩期發展。第一期(約11公頃)的基礎建設工程已經開展,預計於今年年中至2023年分階段完成並投入運作。同時,漁護署正規劃及籌備農業園第二期的工作,有關工程完成後,整個農業園佔地將超過80公頃。

 

進行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

 

為活化荒置農地,以及更廣泛應用於農業園成功研發或試驗的農業生產方法,政府正進行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以探討物色面積較大的優質農地劃作農業優先區的可行性,並建議合適的政策及措施,鼓勵業權人把荒置的農地恢復作長期農業用途。整項研究預計會於一至兩年內完成。

 

推廣農業科技

 

新農業政策的其中一項重點,是促進本地農業現代化,並更廣泛地在生產過程中採用先進科技。水耕生產具備多種優勢,包括生產場地具彈性、產品乾淨衛生、不用施放農藥,而且不受惡劣天氣影響,可全年無休止出產農作物。為促進本地水耕技術的發展,漁護署和蔬菜統營處合作設立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向業界及投資者示範水耕生產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為香港的農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在水耕中心的推廣下,水耕業發展蓬勃,亦吸引外國企業到港投資設廠,為本港農業發展帶來莫大機遇。漁護署亦正積極向業界推廣智能溫室科技以生產高價值作物,並會繼續引入新的農業科技,協助業界減省人手及成本,同時提升生產效率,幫助業界持續發展。

 

為漁農業提供財政支援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

 

政府設有為數各五億元的漁業持續發展金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為本地漁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財政支援。我們於本年初在兩個基金下推出先導計劃,重點資助本地漁農業應用新技術,例如水耕生產技術、智慧農場管理、先進禽畜廢物處理科技、深海網箱養殖、貝類及甲殼類養殖等,推動業界現代化及提升競爭力,並促進知識傳承。兩個基金自2017年7月至今已批准及預留的資助金額約5.69億元。已獲批的26宗一般申請,項目範圍包括推廣有機耕作、建立本地漁農產品品牌、改善禽畜的健康及生產,以及發展休閒漁業和養殖業的計劃等,大幅提升了業界生產及銷售兩端的競爭力。兩個基金下亦設立了漁業設備提升項目及農場改善計劃,讓漁農民申請財政支援購置設備以提高生產力,自2017年7月至今超過2,100名漁農民直接受惠。

 

為進一步支援業界邁向高科技、集約化的發展,以及把握大灣區機遇,財政司司長已在2022至23財政預算案演辭中建議向漁業持續發展金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各注資五億元,提供更多資源及適度擴大適用範圍。我們並會簡化基金的申請程序及審批流程,加強向業界提供支援,惠及更多持份者。

 

動物福利

 

保障動物福利

 

飼養寵物在本港越趨普遍,社會對動物福利的關注亦日益增加。隨着市民飼養的貓隻和狗隻數目上升,牠們因走失或被遺棄而遇到交通意外受傷的風險也隨之增加,而牠們遭車輛撞倒受傷或死亡的意外亦不時發生。爲了加強保障動物福利,政府於2021年修訂《道路交通條例》,規定司機如撞倒貓隻或狗隻必須停車,令在交通意外中受傷的貓隻和狗隻可以獲得及時治理。司機亦須向任何警務人員或任何有合理理由提出要求的人提供包括姓名及地址的個人資料,否則須盡快而在任何情況下不遲於意外發生後24小時報警。

 

為進一步提升動物福利,政府建議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要求動物負責人更積極照顧動物,提升公衆對照顧動物福利需要的關注,而不限於防止殘酷行爲。至於構成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爲,我們建議修訂條例,加重罰則及加强執法權力,以進一步遏止殘酷對待動物。我們主要循引入對動物負上積極「謹慎責任」、加強防止殘酷對待動物的條文及讓法院有權取消違例者飼養動物的資格,以及加強執法權力三方面,提出修訂建議。我們正進一步敲定立法建議,預計今年下半年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

 

國家給予的支持 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大灣區海產養殖業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4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優化近海綠色養殖布局,建設海洋牧場,發展可持續遠洋漁業的目標。國家農業農村部與食物及衞生局由2017年開始於不同場合談及有關支持香港漁民參與在大灣區的深水網箱事宜,期望這方面的工作可有助香港養魚業界提升技術,並探討深海養殖。隨後得到國家迅速及積極的回應。

 

粵港兩地於2019年舉行的第19次粵港海洋資源護理專題小組會議中,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框架下,探討支持香港漁民參與在廣東省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同年11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漁護署簽署的《粵港農業合作框架協議》中,亦包括粵港開展深水網箱養殖業合作,支援在內地水域建立水產養殖綠色發展新模式。2020年6月,廣東省當局在惠州產業園區劃出部分區域供香港流動漁民發展深海養殖,令香港漁民能夠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政府已在漁業持續發展基金下批出約1,500萬元資助,支持本港漁民與指定內地企業合作,參與在大灣區惠州產業園發展深海養殖,以推動業界從傳統捕撈或家庭式水產養殖轉型至大型現代化養殖。除了提高本地漁民的收入外,這項計劃亦有助減少捕撈活動,藉此緩減本地漁業資源壓力並促進本地漁業社群的可持續發展。

 

上述項目已於2021年4月中開展,預計可於未來三年生產約3,000公噸海魚供應本港及內地。項目亦會舉辦考察團、分享會,以及制作養殖經驗小冊子,與有志轉型於內地大灣區水域從事養殖的漁民分享項目所得經驗。

 

促進農業在大灣區發展

 

農業方面,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漁護署於2019年簽署《粵港農業合作框架協議》,藉此加強兩地農業交流和合作,包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和信譽農場建設等。由香港企業在內地開設的信譽農場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為內地及香港市場提供優質農產品,並促進香港業界把握大灣區的機遇。

 

馬產業發展事宜

 

粵港兩地政府於2021年5月簽訂《粵港馬產業發展合作協議》,並成立粵港馬產業合作專責小組,與廣東省合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配合國家馬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漁護署亦一直與農業農村部、中國海關總署等内地相關單位緊密聯繫,共同推進獸醫實驗工作(如進行每半年一次的香港馬匹疫病監測和研究馬匹檢驗的技術等),確保在廣東的馬屬動物無疫區運作暢順,並促進香港發展成爲國際賽事的馬匹檢驗中心及運輸樞紐。

 

結語

 

過去五年,食物科、食環署及漁護署的同事盡心盡力,無論在提升環境衞生、加強食物安全,以至促進漁農業發展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成果,惠及市民,改善民生。 食物科的工作將於下屆政府歸入環境及生態局,我相信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帶領下,香港市民會持續享有清潔衞生的生活環境、食物安全得以保障,而漁農業亦繼續有長足的發展。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