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數據庫助公眾理解法治實踐

2021年11月19日

張舉能首席法官(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陳澤銘會長(香港律師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今天能夠出席香港律師會法律周30周年的開幕禮。

 

香港律師會自1991年起,每年舉辦法律周,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舉辦免費社區法律講座、製作法律短片等,向社會人士推廣法律知識,鞏固提升香港社會的法治精神。正如陳會長所說,我是第一次獲邀到訪香港律師會的會址,但其實我在2017年曾出席法律周開幕典禮,對香港律師會推廣法治的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

  

今年法律周的主題---「法善惠民 三十而立」很有意思,除了呼應法律周進入30周年外,亦配合特區政府的「願景2030---聚焦法治」計劃。為嚮應聯合國全體成員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全球創造更美好和更可持續的未來,律政司在司長領導下,去年推出具前瞻性的「願景2030---聚焦法治」計劃,透過與持份者協作,致力促進香港社會對法治的正確理解,建設並維護一個公平、以規則為本的法治社會,促進各方面持續發展。今年的法律周活動,肯定有助我們達致推廣法治的目標。

 

「三十而立」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其意思可歸納為:立身、立業、立家。「立身」可理解為應確立自身的修爲。律師有責任盡力維護及堅守法治,擁護「一國兩制」方針、遵守《基本法》。前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在今年初的訪問說過這番話:「我相信所有律師均有責任向公眾解釋法治的正確含義和重要性,否則公眾或不能真正理解法治這個至為重要的概念。」剛才很高興聽到陳會長亦視捍衞司法獨立為己任。

  

在「立業」方面,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為香港法律界帶來很多機遇。今年7月舉辦的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順利完成,讓香港律師可以選擇去內地執業,既可以把香港工作的經驗帶回內地,也可以了解內地在法律服務方面的需求,加強兩地交流合作,亦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更多熟悉兩地法律的香港律師及大律師,從而帶動整體律師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立家」的意義,是在「一國兩制」下讓香港繁榮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市民安居樂業,這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一同鞏固提升及維護法治作為香港的核心價值和賴以成功的基石。我在今年施政報告中,特別提到強化法治社會---事實上,我在每一年施政報告都有一段關於鞏固法治的話---今年提到的是剛才提及由律政司司長親自督導的「願景2030---聚焦法治」十年計劃。「願景2030」下的「3E」項目,即針對普羅大眾的互聯互通(Engagement);針對青少年的賦能起動(Empowerment);和針對專業人士的增益提升(Enrichment),正是為了深化社會各界人士的法治意識。

 

根據世界銀行集團的世界管治指標,香港的法治指標由1996年只有69.85分上升至2020年的91.83分,並自2003年起一直維持在90分以上,可見香港法治情況備受認同。我留意到近年坊間有不同組織對香港的法治情況作出各種問卷調查和報告,一般是以預設的問題蒐集受訪者的意見,作為制訂報告的基礎,難免較為主觀。就此,我知道律政司在11月初已正式啟動專項法治數據庫,期望以客觀數據協助大眾清晰理解香港法治實踐情況,並在有需要時作出改善,令香港法治可精益求精,更臻完善。

 

最後,我對於律師會在過去30年舉辦法律周活動,以促進和教育公眾正確的法律知識,表示肯定和讚賞,在座有很多律師會的前會長,我一併感謝各位多年的努力。我期望未來的法律周能繼續推廣法治精神,推動市民共同維護《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多謝大家!

 

(以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19香港律師會法律周30周年開幕禮「法善惠民 三十而立」的辭)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