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勞工福利 拓青年發展空間

2021年4月25日

本周六﹙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我提早向全港「打工仔」致敬。香港有387萬勞動人口(註1),今天香港的繁榮昌盛全賴他們在各行各業擔當不同崗位,長久以來勤奮拼搏,為香港社會作出莫大貢獻。

 

受到全球及本港疫情影響,香港經濟備受打擊,勞工市場顯著受壓,但情況最近已隨着本地第四波疫情減退而穩定下來。剛於上周四﹙4月22日﹚公布的今年1月至3月的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為6.8%,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近17年高位的7.2%有所回落。失業人數略為減少1,800人至259,800人。隨着環球經濟復蘇,內地經濟穩中向好,香港整體經濟近期有改善,但部分行業的經營環境仍然困難。我們期望本地疫情持續受控,讓消費及營商氣氛可望在今年往後的時間更全面地恢復,這會有助紓緩勞工市場的壓力。

 

改善勞工權益和福利

 

特區政府一直積極促進勞資和諧,並重視保障僱員的法定權益,因應香港的整體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步伐,以及在平衡僱員利益與僱主負擔能力的情況下,致力改善勞工權益和福利。國際勞動節將至,讓我扼要說說本屆政府改善勞工福利的破格思維及一些主要措施。

 

持續改善婦女僱員權益

 

香港女性撐起半邊天,2020年女性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為49.6%。政府高度重視改善婦女僱員權益,自去年﹙2020年﹚12月11日起,將法定產假由十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僱主以報銷形式可向政府申領發還全數已支付予僱員的新增法定產假薪酬,上限為每名僱員80,000元。這是一項有創意及突破性的改善措施,突顯政府的關愛及對女性僱員權益的重視。全新的發還產假薪酬計劃剛於本月﹙4月﹚1日起接受僱主提交發還款項的申請。透過法定產假的延長及配合發還計劃的實施,政府估計每年約有27,000名懷孕僱員及其僱主受惠於延長產假的福利。

 

增法定侍產假 促進家庭友善

 

孩子的出生對父母都是天大的喜訊。政府本着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政策的目標,除新媽媽﹙女性僱員﹚在產後享有14個星期法定產假之外,新爸爸﹙男性僱員﹚亦可享有多兩天的侍產假,照顧太太和新生孩子。2019年1月18日起,法定侍產假的日數已由三天增至五天,讓男性僱員在子女剛出生時有較多假期,以負起家庭責任。

 

逐步增加法定假日

 

此外,政府已於今年3月17日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將《僱傭條例》下法定假日的日數逐步增加,由目前12天遞增至17天,使其與星期日以外的公眾假期日數看齊。立法會現正審議條例草案,如條例草案獲順利通過,政府目標是在明年﹙2022年﹚5月的佛誕實施首個新增的法定假日。勞工界爭取多年的訴求,在本屆政府以民為本的施政方針下,最終成功落實,如願以償。

 

加強支援在職住戶

 

疫情持續至今,就業及經濟環境困難。今年3月底領取失業類別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個案總數為19,810宗,較去年1月底的12,589宗大幅增加約60%,是自2014年中以來的新高,這顯示綜援計劃能有效發揮其安全網功能。

 

為進一步支援基層在職家庭,政府已由去年﹙2020年﹚7月的申領月份起全面調高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津貼金額。以一個育有兩名兒童的住戶為例,其可領取的最高金額將由原來每月3,200元增加超過30%至4,200元,且較前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的最高2,600元增加超過60%。計劃的活躍住戶數目亦由2018年落實職津改善措施前的約28,000個增加超過一倍至上月﹙3月﹚底的逾59,000個。

 

在疫情下,為幫助面對就業不足的住戶,政府會由今年6月至明年﹙2022年﹚5月的申領月份限時降低職津計劃非單親住戶的工時要求,包括把基本津貼工時要求由每月144小時大幅下降至72小時,以及將中額津貼工時要求由每月168小時下降至132小時。

 

取消強積金對沖

 

在退休保障方面,行政長官於2018 年施政報告宣布取消以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對沖遣散費及長服金的安排。除向僱主提供長達25 年的資助以分擔僱主在取消對沖後的遣散費及長服金支出外,政府亦會強制僱主開設一個歸屬其名下的專項儲蓄戶口,為其僱員的長遠遣散費及長服金支出開始及保持足夠的儲蓄,確保僱員有充分保障。政府正全力展開取消對沖的籌備工作,包括草擬相關法例和制訂配套措施及運作細節。

 

無論經濟好與壞,人力資源是香港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香港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全賴僱主、僱員和政府三方的衷誠合作和努力。

 

控制好疫情是本地經濟能否全面復蘇的關鍵,僱主和僱員同坐一條船,我呼籲大家齊來接種疫苗,配合政府的防疫抗疫策略和措施,護己護人,衷誠合作,共渡時艱。政府會陸續為接種了疫苗的市民提供便利措施,包括更便捷到醫院及院舍探訪、與親友在食肆聚餐,以及旅遊氣泡等。

 

拓展青年發展空間 鼓勵參與公共事務

 

我上周一﹙4月19日﹚為香港青年獎勵計劃﹙AYP﹚第99屆銀章頒獎典禮主禮,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鼓勵青年人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挑戰,發揮所長,服務大眾,成為社會的棟樑。

 

特區政府的青年政策是致力培育具備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一代。本屆政府為了提高青年議政論政及認識政府運作的機會,銳意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把18至35歲的青年委員的整體比例提高至15%。現時,有約4,600名社會人士獲委任在約440個諮詢及法定組織服務,共擔任約7,100個職位。當中,青年成員(即18至35歲)整體比例已由2017年的7.8%(464名)上升至現時的13.7%(861名),按此趨勢,我們有信心在2022年年中達標。政府會繼續營造有利環境,吸納更多有志青年人加入不同決策局和部門轄下的諮詢委員會,讓他們參與公共事務,在不同的政策範疇反映青年人的心聲及訴求。

 

政府於2017年10月推出富創意的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劃反應良好,我們隨後把計劃常規化及擴展至更多委員會。常規化後的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的首三期連同試行計劃合共接獲逾5,300份申請,共涉及35個委員會和委任70名委員。我很高興越來越多青年人願意參與社會事務,就政府政策及社會問題表達意見。

 

第四期自薦計劃將於日內推出,委員會的數目會由十個增至15個,涵蓋更多不同政策範疇,包括保育、創科、教育、環保、營商、運輸等,每個委員會的委任名額為兩名,詳情快將公布。

 

與此同時,為強化政府人才庫, 政府亦邀請出席自薦計劃面試的申請人授權把他們的資料存入中央資料庫內,讓各政策局和部門在考慮轄下其他諮詢及法定組織的成員人選時,可提取資料參考。中央資料庫內的青年人數目已由試行計劃推出前(即2017年10月)的少於1,000人,大幅增加至現時逾3,000人。目前透過自薦計劃直接或間接獲委任至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青年人共擔任約400個職位,為青年人發聲。

 

青年發展策略與社會發展是不可分割,政府會持續推動及積極優化各項青年發展計劃,務求更切合青年的需要。我期待日後有更多青年人為政府出謀獻策。

 

過去兩年,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黑暗歲月後見曙光,社會逐漸回到正軌。這一代的青年人必須自覺肩負歷史使命,心繫家國,遵紀守法,要有理想,更要有擔當。我鼓勵青年人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多關心國家及香港的現況和未來的發展,好好裝備自己,共同為貢獻國家和建設香港出一分力。

 

註1:當中15至39歲、40歲至64歲、65歲或以上的勞動人口分別為161萬、209萬及17萬,各佔整體勞動人口42%、54%及4%。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4月2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