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校翻新 樂居其中

2021年3月28日

課堂結束,使命繼續。樂善堂小學2019年停辦,但校舍並未荒廢,辦學團體九龍樂善堂推行樂屋的項目,將它改建成過渡性社會房屋,讓51個基層家庭入住,改善居住環境。

 

樂善堂小學於1949年創立,歷史痕跡隨處可見;勸勉學子仁、愛、勤、誠的校徽高懸牆上,一旁的石碑臚列當年贊助擴建校舍的善長姓名,建於同治13年的龍津石製匾額仍完好無缺。

 

從育才到安置基層

 

九龍樂善堂在改建期間特地保留校內多項歷史文物,以資紀念,並盡量維持原有結構。總幹事劉愛詩說,校舍的建築標準與近年落成的新校相去甚遠,負責團隊需因應每個房間的情況改裝,所幸校舍最大的優點是光線充足,課室和活動室多數設有大窗戶,空氣流通,適合改裝成寓所。

 

至於採光不足的位置則改裝為洗衣房、圖書室、遊戲室和家庭輔導室等共享空間,地盡其利。

 

基於人皆有適切居住空間的理念,樂屋住客人均居住面積最少70呎。學校26間課室和活動室改建成51個面積260呎至420呎的單位,供二至三人和四至五人家庭安居。

 

為增設獨立浴室和廚房,負責團隊在喉管方面下過一番工夫,在學校有蓋操場添置水泵、水缸、水管等。而為免開放式廚房的油煙和浴室水氣彌漫,每個單位都安裝了通風口。

 

考慮到入住的小孩需要玩樂空間,團隊保留了寬敞的籃球場,小孩可隨時呼朋引伴,追逐嬉戲。

 

室到舒居所

 

項目現已入伙,鄰里由互不相識到互相幫助,逐漸形成小社區,氣氛融洽。住戶石女士說起來不禁喜形於色。

 

「街坊鄰里都很好,打開門,鄰居的小孩會進來玩。之前住在旺角,靠近後巷不說,樓下又有酒吧,衞生環境差,加上地方狹小,兒子不喜歡留在家,還亂發脾氣。去年12月初遷到這兒後,情況大為改善,地方舒適,空氣清新,最重要是球場就在樓下,我兒子最喜歡打籃球;他現在不再發脾氣了。」

 

另一住戶黃女士也對現時的居住環境非常滿意。育有一子一女的她之前住在沙田下禾輋鐵皮屋,每天回家都要走上一段崎嶇山路,晚上想一家三口同桌共食也是奢望。

 

「以前房子小,桌子打開後再無位置供三人同坐,我們只能輪流坐在桌前吃飯。這兒放置一張大桌後仍有空位,孩子可以自由活動,我們現在很開心。」

 

入住樂屋的家庭需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居住環境惡劣或急需社區支援,二是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綜援家庭或收入低於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55%的家庭優先。

 

樂屋的租期不少於兩年。由於反應踴躍,九龍樂善堂已推出另一個位於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的樂屋項目,提供110個單位,並計劃推出其他項目,不斷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