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地見成果 房屋供應增

2020年11月25日

(可按這裏收看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公布多項措施增加房屋供應。她說,疫情的衝擊令建築成本下調,建造界人手亦比以往充裕,實為造地建屋的大好時機。

 

林鄭月娥今日表示,經政府多年努力,房屋供應已初見成果,包括已全數覓得330公頃土地,可興建316,000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長遠房屋策略》預計未來十年的公屋單位需求。土地供應主要來自東涌填海;古洞北和粉嶺北、洪水橋和厦村等新發展區的農地和棕地;用地改劃;啟德和安達臣道石礦場改撥用地;粉嶺高爾夫球場部分用地;多幅完成檢視的棕地群。

 

本屆政府大力推動過渡性房屋發展,透過善用閒置土地和建築物,為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短期居所。林鄭月娥說,有關計劃過去一年的進展令人鼓舞,連同正深入研議的3,400個單位,政府已覓得可在未來三年提供13,200個單位的土地,距離15,000個單位的承諾只差12%。

 

政府並建議向相關資助計劃額外注資33億元,總承擔額增至83億元,至今已批出逾22億元資助。

 

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令不少酒店和賓館面臨結業危機,政府會實施先導計劃,資助非政府組織租用合適、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單位作過渡性房屋。運輸及房屋局擬向關愛基金申請資助,務求短時間內推出計劃。

 

重建計劃方面,房屋委員會策劃小組委員會決定於2022年年底清空石籬中轉屋,把用地用作發展公營房屋,估計2028年完成重建。如獲放寬規劃限制,預計可提供約1,600個單位。

 

至於重建房委會六幢工廠大廈,房委會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其中三幅用地可發展公營房屋,預計完成所需研究並進行改劃土地程序後,可於2031年提供超過3,000個單位。

 

另外,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已與市區重建局達成合作推展大坑西邨重建計劃的意向,初步估算重建後可提供逾3,300個單位,較現時單位數目增加約一倍。

 

林鄭月娥表示,除了多管齊下增加房屋供應外,政府亦以破格思維同意試行以現金津貼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壓力。

 

試行計劃會為非居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三年,並未獲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二人或以上家庭或一人長者提供現金津貼,初步預算約90,000個住戶受惠。政府的目標是在2021年年中接受申請,7月開始派發現金津貼。

 

此外,今年4月成立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正收集各界意見,爭取2021年首季完成研究,並向政府呈交報告。

 

林鄭月娥說,香港房屋問題的核心是建屋土地不足,但只要大家同心協力,配合政府多管齊下開闢土地的策略,支持各項增加土地供應的短、中、長期措施,房委會、房屋協會、市建局以至私人發展商都有建屋的能力和容量。她相信,當有充足房屋供應,物業價格也會漸趨穩定。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