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網誌談地圖繪製技術演變

2020年4月5日

提起地圖,大家可能會想到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搜尋工具,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本地地圖由紙品轉變到電子平台上的數碼地圖,過程經歷了約半個世紀。這次,我特別邀請地政總署測繪處的同事,帶大家回顧香港地圖繪製技術和地圖產品的演變,以及講解地圖如何見證香港的發展。

 

傳統製圖需大量人手時間

 

地政總署測繪處是香港土地測量及繪製各類地圖的中央監督機構。製圖師張偉明說,從前的測量及地圖製作,包括實地量度、計算、繪製地圖,需要用上大量人手和時間,如60年代用作土地測量的經緯儀,不能直接量度距離,只能依靠量度角度及運用三角幾何來間接計算長度。另外,地圖是製圖團隊以人手,一筆一筆繪畫出來,因此當時更新製作一張地圖,需要用上超過一年時間才可完成。

 

以人手一筆一筆繪製

 

張偉明展示了一幅80年代以人手繪製的港島山形地貌圖(見圖)。他說,當年同事需要遠赴海外,學習如何以鉛筆來掃描地貌暈渲,可見地圖製作十分專業。他亦展示了各類型繪圖工具,如用以勾畫線條、狀似金屬鉗的夾筆;用於插入字母模板的針筆;用以拉出均衡曲線的迴轉刻圖儀(三腳車仔)等。製圖師以線條及幾何圖形,表達大廈和道路的空間關係,並在不同的膠片上刻上符號和地名,加上地貌暈渲及描繪大面積如海的膠片,製成正片菲林,用於製版印刷。如果市民對古舊地圖有興趣,可於地政總署網頁內免費下載一張繪製於1889年的《香港維多利亞城圖》

 

科技提高地圖精準度

 

傳統繪製地圖工序花費不少時間。不過,隨着科技迅速發展,部門利用新技術改善傳統製圖作業,例如以激光掃描、車載及背包式移動測量系統、數碼航空相機、無人機拍攝等收集數據,再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及製圖軟件將數據轉化為地圖。技術的轉變省卻了大量人手及時間,亦提高了地圖的精準度,更大大加快了地圖更新的速度,並可作進一步的策劃及分析。

 

地圖產品日新月異

 

同樣,地圖產品日新月異。由60年代的黑白地圖,發展至70年代以全彩色製作,到90年代中期開始電腦化製作,隨後把閱讀地圖由紙品轉變至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平台。此外,香港人生活上急速的改變,將地圖由過去只作一般郊遊遠足活動時應用,延伸至日常相約友人覓地聚會,尋找購物位置,以至策劃旅程等的便捷工具。

 

見證香港高速發展

 

張偉明說,地圖亦見證了香港半世紀以來高速的發展及演變,例如海岸線的改變、城市中建築物密度、道路網絡及各項基建等的增減,都刻劃出香港的轉變。他以兩張於70年代印製的沙田範圍1:20,000地圖為例,1974年製成的第一版,當時沙田還未填海,城門河仍未出現,但三年後,更新了的地圖已有馬場,但沙田第一城的位置仍未填海,因此從地圖的更新,可以清楚看到這些年來香港獨特的地貌轉變和社會發展。

 

地政總署製作的地圖產品,無論是紙品或是網上電子地圖,均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而2020年版的《香港街》街道及地名錄已公開發售,其電子版本《e香港街》亦供公眾免費下載。未來,署方會繼續引入先進的測繪技術,為各行各業及市民整合並發布地圖產品和各類空間數據,以促進香港成為智慧城市的發展。

 

(以上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4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短片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