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全球趨勢 抓緊金融機遇

2019年9月15日

政府在過去的周三及周四舉辦了一年一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我們這次歡迎了來自69個地區超過5,000名參與者,聚集了香港、內地和海外的政府和企業,共謀商機。

 

政府一直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金融業帶來的機遇。我過去多次強調,香港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可以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國際投融資中心、離岸人民幣中心、資產管理中心、風險管理中心、跨國企業財資中心以及綠色金融中心。至於具體的做法,則要看全球的發展方向,我對此有以下幾點思考。

 

首先,綜觀全球經濟,創新科技和綠色金融都是大勢所趨。新經濟的大環境下,全球的金融中心都必須與時並進。我們有決心把香港發展成更深更廣的融資平台,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企業在香港上市,我最近就樂見源自捷克、透過手機APP為客戶提供貸款的消費金融公司遞交在香港上市的申請。事實上,聯交所在去年4月拓寬了上市制度,利便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來港上市。2018年共有32家新經濟公司在聯交所集資1,425億元,佔香港IPO集資額49%。而截至2019年8月底,有24家新經濟公司在聯交所集資304億元,佔香港IPO集資額36%。

 

至於綠色金融,世界各地積極發展綠色經濟,並透過推動綠色金融為一些與低碳、可持續發展或應對氣候變化有關的項目引入資金。2018年在香港安排和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達110億美元,相比2017年增長逾兩倍。發行人既有來自香港本地(17%)和中國內地(64%)的知名機構,也有多邊國際機構(15%)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歐洲投資銀行。不少銀行在香港已經設立了專門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團隊,可以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企業分享有關經驗。

 

另外,多邊國際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以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有助推動各國在基礎建設領域的合作。香港作為唯一以中英文實行普通法框架的地區,是多邊國際機構與國內外金融機構簽訂合同和尋求合作的理想中心。一家中資銀行的在港機構就於兩年前與世界銀行旗下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簽署一億美元的專案擔保協定,在緬甸鋪設4,500公里的光纖網絡,連接當地中南部66個城市及鄉鎮。的確,多邊國際機構的專業諮詢和風險管理經驗可以協助香港金融界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最後,中資企業正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中資銀行和券商在全球經濟越來越活躍,香港可以擔當他們拓展海外業務的總部,包括做他們「一帶一路」業務的跳板。中資企業「走出去」,香港往往是他們的第一站,香港匯聚外資、中資金融機構,前者具有豐富的國際經驗和聯繫全球投資者,後者就了解內地企業和內地投資者的需要。至於香港本地的銀行和券商,則可以扮演連結內地和國際市場的橋樑角色。

 

總的來說,「一帶一路」貫通亞洲、歐洲和非洲不同區域的經濟合作走廊,「五通」的實現,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會促進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我相信香港的金融業定能緊貼全球金融、科技、經濟等發展方向,抓住「一帶一路」所帶來的龐大機遇。

 

以上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915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