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展回顧登月壯舉

2019年7月3日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岩士唐,在踏足月球一刻發表的這句名言,相信不少人也聽過。

 

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總署太空船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為慶祝人類登月50周年,太空館舉辦「登月50年」展覽,回顧人類探索月球的艱巨歷程。

 

展品包括五米高的土星五號火箭模型,由超過20萬塊積木砌成。該火箭屬三級式液態燃料火箭,負責搭載阿波羅11號太空船升空,至今仍是目前使用過的最強運載火箭。

 

展覽也特別介紹阿波羅11號太空船的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以及比例為一比一的太空衣模型和登月腳印等,讓市民重溫登陸月球的歷史壯舉。

 

太空館館長梁偉明表示,登月在太空探索歷史中極具代表性。

 

「這是人類首次離開地球,踏足另一個天體進行探索和研究。如何將人類安全送往月球,並送回地球,是載人航天科技的大挑戰,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

 

他期望展覽有助啟發年輕一代對太空科技和天文學的興趣。

 

其他展品包括2017年在非洲西北部發現的月球隕石。市民可從顯微鏡觀察月球地殻常見的礦物,並觸摸以立體打印技術製作的月球地貌。

 

「登月50年」展覽即日起至9月2日在太空館大堂免費向公眾開放。太空館特別舉辦一系列教育活動,包括工作坊、專題講座和天文觀測等,提高市民對天文的興趣。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