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 專業導航

2019年3月24日

車輛保養維修得宜,有助減少交通意外和空氣污染,人人得益。機電工程署為提高車輛維修業的水平和形象,先後推出兩個自願註冊計劃供車輛維修技工和車輛維修工場申請。截至2018年年底,約9,300名技工和約2,100間車房成功註冊,分別佔總數約九成和七成半,反映計劃大受歡迎。

 

持續進修 精益求精

 

俞樂琛自幼愛玩模型車,中學成績不理想,決定學一門手藝,由朋友介紹當上車輛維修學徒,32歲的他已晉升為師傅。

 

「科技越來越先進,以前汽車只是機械,但現在大部分均裝設電腦,甚至不少功能也由電腦控制,我們要與時並進,不斷進修。」

 

入行十多年,俞樂琛累積豐富經驗,但他並不自滿,時刻增值,在2015年參加車輛維修技工自願註冊計劃,成為註冊技工,提升競爭力。

 

「註冊證是對資歷的肯定,自從計劃推出後,很多公司招聘時都會向應徵者查詢,若持有註冊證,受聘機會大增。」

 

機電署機電工程師吳玉華說,計劃旨在鼓勵技工持續進修,提升個人技能和知識。

 

「技工通過相關技能測驗或修畢本地相關證書課程,具備最少五年相關工作經驗,並在過往三年內累積最少20小時進修時數,便可申請註冊。」

 

註冊車房 質素保證

 

車輛維修除了依賴訓練有素的技工,硬件配合也不可或缺。技工註冊計劃反應理想,機電工程署再接再厲,於2015年推出車輛維修工場自願註冊計劃。

 

參與計劃的工場須符合三項條件,分別為持有有效商業登記證、僱用最少一名註冊技工、工作車位有牢固上蓋,並承諾遵守《車輛維修工場實務指引》。

 

陳源興在紅磡開設車房,早在計劃推出時已成功註冊。「顧客知道車房已註冊,代表技術達到一定水平,員工也曾受訓,對我們的忠誠度也會提高。社會在進步,我們不能墨守成規,註冊計劃可以推動業界向前。」

 

吳玉華說,註冊數字反映業界普遍支持兩項計劃,兩者的註冊有效期均為三年,符合相關要求便可續期。

 

為了增加業界對指引和相關法例的了解,機電署最近運用虛擬實境技術製作模擬車房,讓技工和車房東主參加進修課程和講座時,抽空試玩,加深記憶。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