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蝶有緣

2018年12月30日

香港氣候溫和,一年四季均見蝶蹤,而且品種豐富,在這彈丸之地,有紀錄的蝴蝶超過200種。

 

漁農自然護理署2002年起,在全港展開蝴蝶生態調查,建立有系統的數據庫。

 

譚健聰是漁護署二級農林督察,在部門的蝴蝶工作小組擔任生態調查員,對蝴蝶的習性瞭如指掌。

 

「蝴蝶一生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交配繁殖,例如雄性斑蝶會到處找尋含植物鹼的植物,讓身體製造多些費洛蒙,以吸引雌性。」

 

「蛺蝶、灰蝶等則會飛到很高的山上,等待雌性蝴蝶飛過,若遇上同一品種的,便馬上展開追求。」

 

各顯本領 求存有道

 

譚健聰自少便喜歡蝴蝶,他憶述小時候,外婆經常帶他到公園散步,看到細小的黃粉蝶,飛得很緩慢,卻不怕被鳥兒吃掉,引起他的好奇,後來接觸生態學後,才知每個物種均有其生存之道,看似脆弱的蝴蝶,其實也很強悍,有各種求存方法。

 

他舉例說,在香港較罕見的褐斑鳳蝶擅於模仿大絹斑蝶的外貌特徵,令獵食者避而遠之。

 

「這種行為稱為擬態,褐斑鳳蝶的外貌跟大絹斑蝶很相似。鳥類吃了大絹斑蝶會中毒或輕瀉,因此,捕食者看到褐斑鳳蝶時,會誤以為牠是有毒的大絹斑蝶,便不敢欺負牠。」

 

譚健聰的日常工作離不開登山遠足,把觀察所得的蝴蝶品種、數量變化等資料輸入漁護署的數據庫,有時也會採集標本或拍照紀錄,供公眾觀賞。

 

加入漁護署六年,譚健聰深感這份工作別具意義,既加深市民對蝴蝶的認識,也喚醒大眾保育大自然。

 

「如果大家想在某處地方看到很多蝴蝶,那兒一定要有很多花花草草,為蝴蝶提供生態資源,所以我們應好好愛護環境。」

 

蝶蹤處處 有法

 

香港蝴蝶的品種分為弄蝶、灰蝶、蛺蝶、鳳蝶、粉蝶共五科,每科在形狀、顏色、飛行模式、行為等均有其特徵。

 

蝴蝶屬冷血動物,最愛在陽光充沛的地方享受日光浴;雨後也是觀蝶的最佳時機。蝴蝶數目和品種尤以4至6月的春夏季、10至 11月的秋季最為豐富。

 

在香港觀賞蝴蝶,主要地點包括烏蛟騰、荔枝窩、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城門郊野公園、北潭涌、大埔鳳園、龍鼓灘、扯旗山等。

 

譚健聰建議市民觀賞蝴蝶時最好帶備相機和望遠鏡。

 

「蝴蝶是容易親近的昆蟲,只要我們細心一點、慢慢靠近,便能近距離拍得好照片;望遠鏡則有助仔細觀察蝴蝶的特點,例如斑紋。」

 

他提醒市民觀賞蝴蝶時要保持安靜,避免騷擾牠們,更切勿捕捉。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