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徑融合歷史藝術元素

2018年4月26日

孫中山史蹟徑完成更新,以「賞藝術、遊古今」為主題,加入本地藝術作品,引領遊客跟隨孫中山先生的足跡,認識香港歷史,感受本地藝術氣息。

 

史蹟徑更新計劃由旅遊事務署、中西區區議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作推動,九位本地藝術家獲邀創作獨特的藝術品,代替原有的紀念牌,通過藝術手法,演繹孫中山在港時期的歷史,融合古今與藝術元素,為旅客和市民帶來新穎豐富的旅遊體驗。

 

史蹟徑串連中西區15個與孫中山有關的古蹟,連同「孫中山時期的香港」介紹牌,共16站。

 

位於歌賦街的中央書院舊址,是孫中山接受高中教育的地方。本地建築師朱國勇將消失的書院門廊重現,連接西方文化、教育、歷史和知識領域。

 

百子里是輔仁文社會址所在,創辦人楊衢雲1901年在附近的結志街寓所遭人刺殺。百子里公園擺放藝術家黃國才的大型金屬作品,以人體和大型頭像,重塑楊衢雲的精神面貌。

 

計劃策展人謝錦榮表示,用圖像藝術講歷史,可讓遊客更易明白。他們欣賞這些戶外裝置時,可窺探香港以前的街道面貌。

 

各藝術品均附二維碼,遊客可使用手機登入史蹟徑網頁,或下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手機應用程式「智博行」,了解更多歷史資訊和藝術家創作意念。

 

公眾也可在FacebookInstagram專頁了解史蹟徑詳情,並欣賞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就孫中山在港事跡而拍攝的三輯短片。

 

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出席史蹟徑啟動典禮時表示,更新孫中山史蹟徑是拓展具本港及國際特色旅遊產品的重要項目,可豐富香港文化古蹟旅遊內容。

 

他說,史蹟徑配合元創方、「舊城中環」項目,以及即將開幕的「大館」,即前中區警署建築群,進一步突顯中西區作為文化古蹟旅遊的主要區域,讓旅客在探訪景點之餘,欣賞香港文化藝術一面,滿足旅客近年對深度、多元旅遊體驗的需求。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