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餘暇 讓老有所「醫」

2018年3月25日

一群熱心的註冊西醫和醫護人員,於2016年創辦社企「老友所醫」,利用工餘時間,為院舍和居家長者提供到診和視像診症服務。

 

目前,已有超過30名醫生加入該社企,陳懿意是其中之一。她每月到護老院提供十多小時到診服務,主要為患上傷風感冒的長者診症。流感高峰期間,一個月診治30多名長者。

 

她認為,通過這個社企平台服務長者很有意義。

 

「院舍職員陪同長者到診所求診,較為勞師動眾,我上門應診則方便得多。同時,也可一併為他們檢查有否嚴重疾病徵兆,及早診治。」

 

適時診治開支

 

住在院舍的方婆婆,年屆86歲,行動不便。她說現在有社企的醫生為她診症,可免舟車勞頓,較以往方便得多。

 

診金和五日藥費約380元,可使用醫療券支付。藥物於診後半小時速遞到院舍,長者也可免費覆診。

 

目前有70多間護老院舍使用「老友所醫」的服務;方婆婆入住的院舍已使用近一年。

 

院長蔡曉君表示,以往曾派員工一日外出三次,分別陪伴三名長者到診所求醫;醫生到診服務不但節省人手和時間,也能避免長者耽誤病情。

 

「我們收取陪診費300元,有些家屬不太願意支付,以致長者未能及時獲得治療。」

 

基層醫療創多贏

 

「老友所醫」創辦人馮治本曾在公立醫院工作七年,對公私營醫療服務失衡問題深有體會。

 

他希望成立「老友所醫」締造三贏局面,既為長者提供適切治療,減輕院舍人手壓力,同時紓緩公立醫院的服務需求。

 

現屆政府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提高長者醫療券的累積上限至5,000元,並一次性提供額外1,000元醫療券金額。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也提出,政府有決心加強推動個人和社區參與,統籌和協調不同醫社界別,加強地區基層醫療服務,鼓勵市民預防疾病,加強自我和家居照顧,減少住院需要。


回到頁首